首页 理论教育 初始结构设置及编辑器使用详解

初始结构设置及编辑器使用详解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6-68设置孔径光阑面#1 设置好孔径光阑后,“Lens Data Editor”中将在面类型栏中显示“STOP”,表示这个面是孔径光阑,如图6-69 所示。图6-72转换模式对话框转换成纯非序列模式后,“Non-Sequential Component Editor”编辑器中不包含“Lens Data Editor”,只含有序列的Cooke Triplet 文件中与之对应的所有非序列元件,如图6-73 所示。图6-73非序列元件编辑器打开3D 视图,查看非序列系统,如图6-74 所示。

初始结构设置及编辑器使用详解

第1 步:打开软件自带文件。

按照路径打开“Zemax\Samples\Sequential\Objectives\Cooke 40 degree field.zmx”文件,并打开3D 视图,如图6-66 所示。

图6-66 Cooke 40°镜头

这个练习的目标是将面# 1 到面# 6 转换成对应的非序列元件,并在当前像面(面#7)的位置处放置一个非序列探测器;也同样会放置一个非序列光源来代替物空间的轴上的光束。这一切将使使用者确信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完成转换之后,ZEMAX 将在“Lens Data Editor”中建立一个“非序列表面”,这个表面将包含所有非序列元件,如此使系统成为“混合模式”(带端口的非序列系统)。在一个混合模式系统中,非序列组之外(即非序列表面类型之外)光线按序列追迹,而在内部是非序列追迹。

现在,“孔径光阑表面”的概念只适合序列光线追迹。这是因为在序列光线追迹中,光线一开始是入射到入瞳(孔径光阑的像面)上或者是孔径光阑自身上的,则只有序列表面可以设置为系统的孔径光阑。在转换成非序列系统时,孔径光阑表面必须处于光学设计的非序列部分的前面。

在Cooke Triplet 这个例子中,孔径光阑表面也包含在系统中,因此必须将当前孔径光阑的位置移至位于第一个想要转换的透镜之前的模拟靶的位置。

同样,在转换成非序列设计之前,所有的半径要被固定(在半径后面设“U”)。在这个例子中半径的值是按默认值固定的。

第2 步:编辑参数。

在当前结构的表面#1 之前插入一个模拟靶,如图6-67 所示。

图6-67 插入一个模拟靶

在“Surface 1 Properties”(表面特性)窗口中,勾选“Make Surface Stop”,将该面设为孔径光阑,如图6-68 所示。

图6-68 设置孔径光阑

面#1 设置好孔径光阑后,“Lens Data Editor”中将在面类型栏中显示“STOP”,表示这个面是孔径光阑,如图6-69 所示。

第3 步:转换系统为混合序列模式。(www.xing528.com)

在“File”菜单下,点击“Convert to NSC Group”,打开转换工具的对话框,并按图6-70 所示的进行设置。

图6-69 面1#显示光阑

图6-70 转换工具对话框

单击“Convert to NSC Group”对话框“OK”按钮,现在将系统转换成了一个混合模式系统,或者说是带端口的非序列模式,这是由“Lens Data Editor”中的非序列面决定的,编辑器如图6-71 所示。

图6-71 混合序列模式

在ZEMAX 旧版本中,有专门的序列/混合序列模式这一模式选项,可以在混合序列模式下进行光线追击、探测器查看等一系列操作。

第4 步:转换系统为纯非序列模式。

本例中,要将这个系统转换成一个纯非序列系统。在“Setup”菜单下,点击“Non-Sequential UI Mode”,弹出转换模式对话框,如图6-72 所示,并点击“Y”按钮。

图6-72 转换模式对话框

转换成纯非序列模式后,“Non-Sequential Component Editor”编辑器中不包含“Lens Data Editor”,只含有序列的Cooke Triplet 文件中与之对应的所有非序列元件,如图6-73 所示。

图6-73 非序列元件编辑器

打开3D 视图,查看非序列系统,如图6-74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透镜转换正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