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资源的价值构成分析

水资源的价值构成分析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3.3水资源劳动价值构成管理维护投入。图3.4水资源使用价值构成3.3.2.4水资源补偿价值水资源具有多种效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由天然水循环过程演变成了具有人工侧支系统的二元水循环过程,人类的用水过程改变了水资源原先的循环机制。

水资源的价值构成分析

国家具有水资源的产权所有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从国家层次看,水资源价值体现的是产权价值和补偿价值属性;国家的活动体现的是管理者行为,并不直接从事生产活动,往往将实际生产活动委托给生产者,水资源的开发、维护体现了水资源的劳动价值属性;而对于使用者,体现的则是水资源的使用价值属性。

3.3.2.1 水资源产权价值

资源无价的理念是由于忽略了资源的所有者对象,对于水资源也是如此。事实上,水资源具备产权所有者——国家,而各类用户就是水资源的需求方,这样就构成了水资源使用过程中的所有者主体和使用者主体。使用者要向所有者支付一定的费用,补偿所有者的产权收益,构成了水资源产权价值,通常以缴纳水资源费的形式兑现,这是国家水资源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

3.3.2.2 水资源劳动价值

水资源劳动价值包括两部分,如图3.3所示。

图3.3 水资源劳动价值构成

(1)管理维护投入。为了维持水资源的使用功能,国家要进行必要的物力、财力投入和管理工作,这些投入使水资源的价值进一步增加。管理维护投入包含以下几部分:

1)水资源前期规划管理投入。指资源所有者为了在交易和开发利用中处于有利地位,对其所拥有的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摸底,对水资源来讲,主要是水文监测、水利规划等各种前期的投入。

2)水资源保护投入。指为了免除水资源遭受破坏、损失,保障水资源的水质安全、数量稳定,满足水资源使用者对水资源的使用要求,水资源所有者(主要指国家)对水资源进行勘察、检测、水源防护以及其他管理工作的投入。

3)水资源恢复投入。指在水资源匮乏地区,为了避免水资源枯竭,当水资源开发量超过水资源自然补给量时国家要组织人工恢复和其他补源措施来补充水资源量而增加的投入。(www.xing528.com)

(2)资源开发投入。水资源是大宗商品,为了供给使用者使用,国家或生产者需要进行必要的工程建设投入,将水输送到各类用水部门,包括对水源工程的投入、供水工程投入、管理人员费用、运输费用等,这同样构成了水资源劳动价值的一部分。

3.3.2.3 水资源使用价值

水资源是被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利用的资源,不仅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和生活,还用于发电、水运、水产、旅游和环境改造等。在各种不同的用途中,有的是消耗性用水,有的则是非消耗性或是消耗很小的用水,而且对水质的要求各不相同。水资源使用过程的多用途特性,使其在不同的部门使用过程中,产出的经济效益具有差异性。多用途性是水资源有别于其他自然资源的特点,在各用水部门中,水资源对使用者的效用是不同的,导致不同需求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不同,这种特点决定了国家在制定有偿使用水资源的收费办法及收费标准时,不仅要按用途分类分别制定,而且要考虑水资源每一种用途的具体特性,还要充分考虑不同用户使用水资源的具体情况,这就要求对水资源的使用价值做进一步的分析。

根据水资源使用对象的不同,水资源的使用功能主要有:满足居民生活用水需求、供给产业部门生产、保持生态系统稳定、维持环境系统安全等。在各使用部门中,由于水资源对使用者的效用不同,也就决定了不同使用部门的水资源使用价值差异,水资源使用价值构成见图3.4。

图3.4 水资源使用价值构成

3.3.2.4 水资源补偿价值

水资源具有多种效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由天然水循环过程演变成了具有人工侧支系统的二元水循环过程,人类的用水过程改变了水资源原先的循环机制。①人类用水减少了天然生态系统的用水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生态退化;②人工侧支用水过程改变了原有的水量和水质,排出了大量的污水,造成了水环境的污染,降低了水环境的功能;③水量、水质的退化会给其他用水者的利益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害。为了减轻用水过程中的外部性,维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国家要向使用者收取适当的补偿。一方面是限制性补偿,即资源管理者通过管理手段和行政手段使资源使用的外部成本内部化,减少水资源的使用,降低水资源的外部性影响;另一方面是恢复性补偿,国家要进行必要的投入来削减水资源使用过程中的外部不经济性,减轻对管理者和其他相关方的危害,水资源补偿价值构成见图3.5。

图3.5 水资源补偿价值构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