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用指针式万用表检测晶体管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用指针式万用表检测晶体管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图4-18中,红表笔接的是晶体管中间的引脚,黑表笔分别另外两个引脚,根据万用表指针的偏转结果,阻值都很小,可判定红表笔接的是PNP型晶体管的基极。图4-19 β值法判断C、E极手捏法对无晶体管β值测量插孔的万用表,或晶体管外形较大不方便插入插孔的,可以用手捏法进行测量。1)万用表置于R×1k档。上述方法适用于所有外形的晶体管,方便实用。图4-22直接测量法判断PNP型晶体管C、E极直接测量法对于高耐压的管子不再适用。

用指针式万用表检测晶体管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1.判断晶体管的管型和确定基极

利用晶体管的基极对集电极和发射极具有对称性的结构特点(基极对集电极发射极的正向电阻都很小且这两个阻值基本相等RbeRbc),可以迅速判定出基极并确定管型。

先把转换开关拨到R×1k档或者R×100档,并进行欧姆调零。

(1)判定基极

将晶体管的三个电极依次编号为1、2、3,任取两个电极(假设这两个电极为1、2),用万用表两支表笔测量它的正、反向电阻,记下两次测量的电阻值;接着,再取1、3两个电极和2、3两个电极,分别测量它们的正、反向电阻,记下两次测量的电阻值。在这三次正反向电阻测量中必然有两次测量结果相近此时表笔固定不动的哪个电极就是基极(B),如图4-18所示与红表笔连接的电极为基极。

978-7-111-50758-1-Chapter04-29.jpg

图4-18 晶体管基极的判断

(2)判断管型

若黑表笔固定不动接基极,红表笔依次接触另外两个电极时测出的电阻都较小,则该晶体管属于NPN型管;若红表笔固定不动接基极,黑表笔依次接触另外两个电极时测出的电阻都较小,则该晶体管属于PNP型管。

在图4-18中,红表笔接的是晶体管中间的引脚,黑表笔分别另外两个引脚,根据万用表指针的偏转结果,阻值都很小,可判定红表笔接的是PNP型晶体管的基极。

同样的道理,如果用万用表的黑表笔接的假定的基极,红表笔分别接另外两个引脚,若测得的阻值都很小,则黑色表笔接的引脚是NPN型晶体管的基极。

2.判断发射极和集电极

管型和基极确定以后,怎么准确断定哪个电极是集电极,哪个是发射极呢?下面介绍β值法、手捏法和直接测量法等3种测量方法,供读者选用。

(1)β值法

对于有晶体管hFE插孔的万用表,测出基极和管型后,将万用表转换开关置于hFE档,如图4-19所示。根据管型(PNP或NPN)将晶体管随意插到晶体管测量插孔中去(当然基极是可以插准确的),测一下hFE值,记录下此数据。然后再将管子倒过来再测一遍。测得hFE值,也记录下此数据,然后比较两次测量数据,β值大的一次,各引脚插入的位置是正确的,按照插孔旁边对应的字母,就可以确定集电极(C)和发射极(E)。

978-7-111-50758-1-Chapter04-30.jpg

图4-19 β值法判断C、E极

(2)手捏法

对无晶体管β值测量插孔的万用表,或晶体管外形较大不方便插入插孔的,可以用手捏法进行测量。

1)万用表置于R×1k档。对NPN型晶体管,先测出基极,将红表笔接假设的发射极(例如“1”脚),黑表笔接假设的集电极(例如2脚),用手指把假设的集电极和基极捏住(注意两引脚不能相碰),看表头指针偏转的位置,并记录此时的电阻值,如图4-20a所示。

2)然后再做相反的假设,即把原来假设为集电极的2引脚变为发射极,原来假定为发射极的“1”引脚变为集电极,再做同样的测试,并记录此时的阻值,如图4-20b所示。

978-7-111-50758-1-Chapter04-31.jpg

图4-20 手捏法判断C、E极

3)比较两次测量电阻值的大小阻值较小的哪一次所假定的集电极和发射极是正确的由此就可判定出晶体管的C、E极。在图4-18中,编号“1”为发射极,编号“2”脚为集电极。即NPN型晶体管,阻值较小的哪一次假设,黑表笔接的是集电极。(www.xing528.com)

对PNP型晶体管,要将黑表笔接假设的E极,红表笔接假设的C极,同时用手指捏住红表笔尖及基极,阻值较小的哪一次所假定的集电极和发射极是正确的。即PNP型晶体管阻值较小的那一次假设红表笔接的是集电极

上述方法适用于所有外形的晶体管,方便实用。根据指针的偏转幅度,还可以估计出管子的放大能力,当然这需要凭经验。

【重要提醒】

归纳以上晶体管测试过程,可以用下面的口诀来帮助记忆。

操作口诀

晶体管,两类型;三电极,E、B、C。

万用表,电阻档,找基极(B)。

固黑笔,NPN;固红笔,PNP。

集电极,发射极,先假设,再试测。

NPN,测集发(C-E),捏基发(B-E);

测发集(E-C),捏基集(B-C);

阻值小,黑接集(C)。

PNP,同方法;阻值小,红接集(C)。

剩余极,是发射(E)。

(3)直接测量法

先判定出管子的NPN或PNP类型及其基极后。将万用表转换开关置于R×10k档,对NPN型晶体管,黑表笔接E极,红表笔接C极时,指针会有一定的偏转(有几十千欧的电阻值);反过来测试时(即黑表笔接C极,红表笔接E极),指针不会有偏转(指针在无穷大处)。由此可以判定出晶体管的C、E极,如图4-21所示。

978-7-111-50758-1-Chapter04-32.jpg

图4-21 直接测量法判定NPN型晶体管的C、E极

对PNP型晶体管,黑表笔接C极,红表笔接E极时,指针会有一定的偏转;反过来测量不会有偏转。由此可以判定出晶体管的C、E极,如图4-22所示。

978-7-111-50758-1-Chapter04-33.jpg

图4-22 直接测量法判断PNP型晶体管C、E极

【重要提醒】

直接测量法对于高耐压的管子不再适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