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HVIC结终端结构优化设计

HVIC结终端结构优化设计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在HVIC芯片中,通过合理地选用和设计结终端结构,可降低其中的高电场,以获得较高的击穿电压。图7-25b所示为采用介质隔离的场板-场限环复合结终端结构[38],在主结和场限环上方均覆盖有场板。图7-25 PIC中横向高压器件的结终端结构

HVIC结终端结构优化设计

1.HVIC的击穿类型

HVIC的击穿有雪崩击穿和穿通击穿两种类型,其击穿电压由雪崩击穿电压和穿通击穿电压中较小者决定。可能存在的雪崩击穿类型有四种,即沟道结表面雪崩击穿(Ⅰ)、隔离结表面雪崩击穿(Ⅱ)、沟道扩散区弯曲处雪崩击穿(Ⅲ)及栅极覆盖引起的n-n+结的雪崩击穿(Ⅳ),如图7-24a所示。为了降低表面处的电场强度,可采用场板或场限环结构,也可采用RESURF技术,使击穿点转移到体内;为了降低沟道pn结弯曲处的电场强度,可加大p阱区或n+漏区的结深(>4~5μm),以减小pn结或nn+结的曲率,同时增加栅极与n+漏区的距离,使得栅极不要终止在n+漏区表面,以避免n-n+结的雪崩击穿。

978-7-111-47572-9-Chapter07-30.jpg

图7-24 HVIC中可能存在的雪崩击穿和穿通击穿

此外,还可能存在三种穿通击穿类型,即沟道穿通(标注1处)、n+漏区与隔离区之间的穿通(标注2处),以及p阱源区与p衬底之间的穿通(标注3处),如图7-24b所示。沟道穿通受沟道长度和掺杂浓度的限制,并与阈值电压有关。在满足阈值电压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沟道长度。为了防止n+漏区与隔离区之间的穿通,可通过增加n+漏区与隔离区之间的距离来避免,同时必须考虑芯片的尺寸;为了p阱区与p衬底之间的穿通,可通过增加p基区与衬底之间的距离来实现,但这会导致p隔离区深度增加,若外延层较薄,可以在p衬底与n-外延层之间增加一个n+埋层,以提高穿通电压。

可见,在HVIC芯片中,通过合理地选用和设计结终端结构,可降低其中的高电场,以获得较高的击穿电压。

2.HVIC的结终端结构(www.xing528.com)

HVIC的结终端结构有场板(如斜场板、多级场板、金属场板、电阻场板及浮空场板等)、场限环及横向变掺杂(VLD)技术。此外,还可采用第6章中介绍的降低表面电场(RESURF)技术与衬底结终端技术。

图7-25a所示为常用的多级浮置场板(MFFP)结构,其中采用了n-n+双埋层以实现与衬底之间的高压隔离。图7-25b所示为采用介质隔离的场板-场限环复合结终端结构[38],在主结和场限环上方均覆盖有场板。采用该结构能够实现约88%的平行平面结击穿,比单独使用场限环或场板时都要高。

此外,前面介绍的沟槽型(或截断型)结终端结构,占用的表面积较小,非常适合PIC中的横向高压器件使用。

978-7-111-47572-9-Chapter07-31.jpg

图7-25 PIC中横向高压器件的结终端结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