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FPGA分类介绍

FPGA分类介绍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连续互连型FPGA通常是利用贯穿于整个芯片的相同长度的金属线来实现逻辑功能块之间的互连,因而布线延时是固定的、可预测的。3)按编程特性分类根据采用的开关元件不同,FPGA可分为一次性编程型和可重复编程型。其优点是可重复编程,系统上电时,给FPGA加载不同的配置数据,就可实现不同的硬件功能,即可实现系统功能的动态重构。

FPGA分类介绍

1)按可编程逻辑块的大小分类

按构成FPGA的基本逻辑单元——可编程逻辑块的大小分类,FPGA可分为细粒度结构和粗粒度结构。细粒度FPGA的资源利用率较高,但实现复杂逻辑功能时速度较慢;粗粒度FPGA完成复杂逻辑功能使用的逻辑块和内部连线少,因此性能较好,但资源利用率较低。

2)按互连结构分类

按互连结构可分为分段互连型和连续互连型。分段互连型FPGA中有不同长度的多种金属线,各线之间通过开关矩阵或反熔丝编程连接。这种结构走线灵活,但走线延时不可预测,设计、修改会引起延时性能变化。连续互连型FPGA通常是利用贯穿于整个芯片的相同长度的金属线来实现逻辑功能块之间的互连,因而布线延时是固定的、可预测的。

3)按编程特性分类

根据采用的开关元件不同,FPGA可分为一次性编程型和可重复编程型。(www.xing528.com)

一次性编程型FPGA采用反熔丝型开关元件,这种器件的优点是体积小、集成度高、互连特性阻抗低、寄生电容小、速度高,但是只能编程一次,比较适合于定型产品和大批量应用。

可重复编程型FPGA采用SRAM或快闪EPROM控制的开关元件,其芯片中每个逻辑块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互连模式由放置在芯片中的SRAM或快闪存储器EPROM中的数据决定。

采用SRAM型开关的FPGA是易失型器件,每次重新加电,FPGA都要重新装入配置数据。其优点是可重复编程,系统上电时,给FPGA加载不同的配置数据,就可实现不同的硬件功能,即可实现系统功能的动态重构

采用快闪EPROM控制开关的FPGA具有非易失性和可重复编程的双重优点。但在编程的灵活性上不如SRAM型FPGA,不能实现动态重构,其静态功耗也较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