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事故处理的通用原则

事故处理的通用原则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迅速限制事故的发展,消除事故的根源,解除对人身和设备的威胁。事故处理中,运行人员要处理好排除设备的故障和恢复供电之间的关系。否则,将扩大事故和延误恢复送电,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发生事故时,对于有自动装置的,如果自动装置应动作而没有动作时,可以手动执行。事故处理中的操作,应注意防止误使系统解列或非同期并列,对于联络线,应尽量经并列装置合闸,确认线路无电时,方可将同期断路器投入“手动”位置。

事故处理的通用原则

1.事故处理的一般原则

事故处理的一般原则为:

(1)根据当时的运行方式、天气、工作情况、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动作情况、所发出的信号、表计指示和设备情况,判明事故的性质和范围。迅速限制事故的发展,消除事故的根源,解除对人身和设备的威胁。

(2)用一切办法保持设备的继续运行,保证对用户的供电。

(3)尽快恢复对已停电用户的供电,要优先恢复对重要用户的供电。

事故处理中,运行人员要处理好排除设备的故障和恢复供电之间的关系。应当对具备送电条件的用户先恢复供电,先恢复无故障设备的运行,再检查处理故障设备,以减小损失。否则,将扩大事故和延误恢复送电,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4)设备损坏,无法自行处理时,应立即汇报上级,在检修人员到达现场之前,应先做好安全措施。

(5)调整系统运行方式,恢复正常运行。

2.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

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为:

(1)及时检查记录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动作信号及事故象征。

(2)迅速对故障范围内的设备进行外部检查,并将事故象征和检查情况向调度汇报。

(3)根据事故象征,分析判断故障范围和事故停电范围。

(4)采取措施,限制事故的发展,解除对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威胁。

(5)首先对无故障部分恢复供电。(www.xing528.com)

(6)对故障所在范围,迅速隔离或排除故障,恢复供电。

(7)对损坏的设备做好安全措施,向上级汇报,由专业人员检修故障设备。

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可以概括为:及时记录,迅速检查,简明汇报,认真分析,准确判断,限制发展,排除故障,恢复供电。现场设备条件许可的应先倒运行方式恢复供电后,再检查处理故障设备。

3.注意事项

(1)事故处理时,应设法保证所用电不能失压。如果发生事故时已经失去所用电,首先要设法恢复所用电。对于没有蓄电池的变电所,所用电的位置很重要。失去所用电时就可能失去操作电源,失去调度通讯电源,将给事故处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对于强油风冷变压器,失去所用电时,将失去冷却电源,若在规定时间内所用电不能恢复,会使事故停电范围扩大。

(2)要快速限制事故的发展,判明故障范围和故障性质,将故障设备隔离,缩小影响范围,解除事故对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威胁。

(3)要沉着、冷静、迅速果断,正确、有条不紊地将故障现象、表计指示变化、所报信号、保护及自动装置动作情况、处理过程中与调度联系、调度命令、操作、时间等,作详细记录。

全面掌握事故时的保护及自动装置动作情况,对于分析判断事故至关重要。为了全面掌握这些重要依据,检查、记录和恢复保护信号,掉牌应同时进行,直到“掉牌未复归”光字牌不亮为止。此光字牌熄灭,说明保护信号掉牌已全部恢复,保护动作情况掌握得较全面。“掉牌信号未复归”信号的作用,是提醒值班人员,全面地检查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动作情况,而不至于遗漏,造成误判断。并可以避免保护重复动作(事故处理过程中,保护再次动作)时使前后两次不能区分,以致误判断而扩大事故。

(4)发生事故时,对于有自动装置的,如果自动装置应动作而没有动作时,可以手动执行。

(5)事故处理过程中,应及时将出现的情况、保护及自动装置动作信号、处理和操作情况汇报调度,听从调度指挥。

(6)为了准确地分析事故,准确地分析设备的故障原因,在不影响事故处理且不影响停、送电的情况下,应尽可能保留事故现场和设备的原状。

(7)用控制开关操作,电动合闸不成功时,对于线路断路器,不应只简单地认为是合闸失灵。因为,某些线路(35kV及以下)的二次回路中,没有保护后加速动作信号。如果在合闸时,线路上有短路故障,保护后加速动作使开关跳闸无任何保护动作信号报出。所以,必须注意区分原因,要求在合闸操作时,注意观察表计指示有无冲击,以便于判断。

(8)事故处理中的操作,应注意防止误使系统解列或非同期并列,对于联络线,应尽量经并列装置合闸,确认线路无电时,方可将同期断路器投入“手动”位置。无并列装置的,应确知线路无电或无非同期并列的可能时方能合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