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控制方式及设备安装方案分析

控制方式及设备安装方案分析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单机容量300MW及以上单元控制室电气元件宜采用DCS控制方式。无功补偿设备,如电力电容器、电抗器、静止补偿装置等宜在主控制室内控制。6)各设备和元件的继电保护装置和电能表,宜装设在控制该设备和元件的地方或毗邻集中控制室的继电器室内。对35kV及以上的配电装置远离控制室时,其继电保护装置和电能表,可装在屋内配电装置室或屋外配电装置的二次设备间。交流事故保安电源、交流不停电电源的重要信号应在单元控制室内显示。

控制方式及设备安装方案分析

1)单机容量100MW及以下的发电厂,宜采用主控制室的控制方式;单机容量125MW的发电厂,宜采用单元控制室的控制方式;单机容量200MW及以上的发电厂,应采用单元控制室的控制方式。

采用单元控制室的发电厂,电力网络的控制部分宜设在第一单元控制室内;技术经济合理时,也可另设网络控制室。

2)主控制室电气元件的控制宜采用强电接线,信号系统可采用强电或弱电接线。

单元控制室电气元件应采用强电控制或分散控制系统控制,信号系统可采用强电、弱电接线或进入分散控制系统。

单机容量300MW及以上单元控制室电气元件宜采用DCS控制方式。

电力网络部分的电气元件的控制宜采用计算机监控或强电控制接线,信号系统宜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或强电、弱电接线。

3)应在单元控制室控制的设备和元件有:发电机、发电机变压器组、高压厂用变压器、高压厂用公用(2台机组公用负荷)/备用或起动/备用变压器、高压厂用电源线、主厂房内采用专用备用电源及互为备用的低压厂用变压器及该单元其他有必要集中控制的设备和元件。

对于全厂共用的设备,宜集中在第一单元控制室、网络控制室或其他合适的地点控制。

应在第一单元控制室的电力网络部分或网络控制室内控制的设备和元件有:联络变压器、高压母线设备、110(66)kV及以上线路、并联电抗器等。此外,还应有各单元发电机变压器组及起动/备用变压器高压断路器的位置信号和必要的表计。

当采用一台半断路器接线时,与发电机变压器组有关的两台断路器应在单元控制室内控制。在第一单元控制室的电力网络部分或网络控制室内,应有上述断路器的位置状态信号。当发电机出口装有断路器时,该两台断路器应在第一单元控制室的电力网络部分或网络控制室内控制。

4)应在主控制室内控制的设备和元件有:发电机、发电机变压器组、主变压器、联络变压器、母线分段、母线联络、旁路、35kV及以上线路、高压厂用电源线、厂用工作与备用变压器(电抗器)、备用励磁装置和全厂共用的消防水泵。(www.xing528.com)

5)220kV枢纽变电站、330~500kV变电站宜采用计算机监控,也可采用强电控制。220kV终端变电站和110kV及以下的变电站宜为无人值班方式。

无人值班变电站不应设主控室,可设二次设备间,有人值班的变电站应设主控室。

应在主控室内控制的设备和元件有:主变压器、线路并联电抗器、母线联络断路器、分段断路器、旁路断路器、35kV及以上线路、串联补偿电容器及消防水泵等。无功补偿设备,如电力电容器、电抗器、静止补偿装置等宜在主控制室内控制。区域变电站的所用变压器宜在主控制室内控制。

6)各设备和元件的继电保护装置和电能表,宜装设在控制该设备和元件的地方或毗邻集中控制室的继电器室内。二次设备采用分散布置的变电站,宜在各配电装置设二次设备间。对35kV及以上的配电装置远离控制室时,其继电保护装置和电能表,可装在屋内配电装置室或屋外配电装置的二次设备间。

7)发电厂和变电站6kV或10kV屋内配电装置到各用户去的线路、供辅助车间用的厂用变电器、交流事故保安电源、交流不停电电源等,宜采用就地控制。

交流事故保安电源、交流不停电电源的重要信号应在单元控制室内显示。

8)直流主屏宜布置在蓄电池室附近单独的电源室内或继电器室内,对于变电站、网络控制室,也可布置在控制室内。

充电设备宜与直流主屏同室布置。

直流分配电屏宜布置在相应负荷中心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