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厚度对薄膜塞贝克系数影响的调控

厚度对薄膜塞贝克系数影响的调控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厚度的增加,薄膜的塞贝克系数逐渐降低。

厚度对薄膜塞贝克系数影响的调控

本节主要研究厚度对Bi-Sb-Te合金薄膜微结构和热电性能的影响。实验时固定Sb2Te3合金和Bi合金靶的溅射功率分别为20 W和3 W,采用射频磁控共溅射法在硅基片和玻璃基片上沉积Bi-Sb-Te合金薄膜。其他工艺参数不变,通过调节薄膜沉积时间分别为40 min、60 min、80 min、105 min、125 min以制备不同厚度的合金薄膜。为了优化薄膜的性能,将制备的样品进行后退火处理。根据上节可知,退火温度为300℃时合金薄膜具有较好的热电性能,因此本节在对不同厚度的合金薄膜样品进行后退火处理时,选择退火温度为300℃,退火时间为6 h。同时,利用XRD、SEM等分析手段对所制备的合金薄膜进行表征,并利用自制设备对其电学性能进行测试。

5.2.3.1 薄膜结构

通过调节薄膜沉积的时间来控制薄膜的厚度,制备的Bi-Sb-Te合金薄膜的厚度及原子含量与沉积时间之间的关系如表5-5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合金薄膜厚度的增加,薄膜中元素Bi的原子含量略有增加,而元素Te的原子含量则有所降低。当薄膜厚度为280 nm时,薄膜中Bi的原子含量为9.1%,Sb的原子含量为30.1%,Te的原子含量为60.8%,薄膜的成分最接近化学计量比Bi0.5Sb1.5Te3.0

表5-5 Bi-Sb-Te合金薄膜的厚度及原子含量与沉积时间的关系

图5-21是不同厚度下Bi-Sb-Te合金薄膜的SEM图。从图5-21中可以看出,室温下沉积的不同厚度的Bi-Sb-Te合金薄膜的表面形貌变化不大,薄膜表面较为平整致密且随机分布一些Bi纳米晶粒。随着厚度的增加,薄膜表面Bi纳米晶粒的数目增多且尺寸增大。随着溅射时间的延长,在溅射辉光的照射下,基片的相对温度有所提高,薄膜受热,原子获得足够的能量和时间进行扩散,薄膜内的小晶粒间相互融合长大,从而使薄膜中纳米晶粒数目增多且尺寸增大。

5.2.3.2 热电性能

图5-21 不同厚度的Bi-Sb-Te合金薄膜的SEM图(www.xing528.com)

(a)90 nm;(b)140 nm;(c)180 nm;(d)240 nm;(e)280 nm

如图5-22所示是退火前后Bi-Sb-Te合金薄膜的电学性能与薄膜厚度之间的关系。从图5-22(a)中可知,当薄膜厚度为90 nm时,薄膜的电阻率为61.42 mΩ·cm;随着厚度的增加,合金薄膜的结晶度提高,缺陷减少,薄膜的电阻率逐渐降低。值得注意的是,与Sb2Te3薄膜相比,Bi-Sb-Te合金薄膜的电阻率较高,这与预期的一致。因为Bi纳米晶粒的掺入增加了薄膜中的界面,载流子在运输过程中被散射的概率增加,其平均自由程减少,从而导致电阻率增大。另一方面,经过退火(300℃)处理后,薄膜的电阻率显著降低,且退火后的薄膜随着厚度的增加,薄膜的电阻率仍有所降低。主要原因是在退火过程中,原子发生扩散再结晶和晶粒长大的过程显著增强,同时薄膜内部的缺陷程度也显著降低,引起载流子散射的因素减少,从而使薄膜的电阻率在退火处理后显著降低。厚度为280 nm的薄膜经过300℃退火处理后,薄膜的电阻率达最小值1.57 mΩ·cm。从图5-22(b)中可以看出,室温下沉积的Bi-Sb-Te合金薄膜厚度为90 nm时,薄膜的塞贝克系数为93.9μV/K。随着厚度的增加,薄膜的塞贝克系数逐渐降低。经过退火(300℃)处理后,薄膜的塞贝克系数显著增加。薄膜厚度为270 nm时,塞贝克系数达最大值203.82μV/K。塞贝克系数的增加主要归因于退火处理后薄膜载流子浓度的降低。

图5-22 退火前后Bi-Sb-Te合金薄膜的热电性能与厚度之间的关系

(a)电阻率;(b)塞贝克系数;(c)功率因子

图5-22(c)是退火前后Bi-Sb-Te合金薄膜的功率因子与厚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室温下沉积的Bi-Sb-Te合金薄膜功率因子较低,热电性能较差。经过退火(300℃)优化后,薄膜的功率因子显著提高,热电性能得到显著改善。厚度为280 nm的薄膜在退火后功率因子达到最大值26.41μW·cm-1·K-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