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件组合定位技巧优化:如何实现高效定位?

工件组合定位技巧优化:如何实现高效定位?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3.40定位方案如图3.41所示为拨叉零件铣槽工序的组合定位。图3.42连杆零件图及工序简图工件采用组合定位时,应注意以下问题:①合理选择定位元件,实现工件的完全定位或不完全定位,不能发生欠定位。③组合定位中,一些定位元件在单独作用时限制移动自由度,而在组合定位时则转化为限制旋转自由度。图3.43组合面定位分析1—固定内锥套;2—移动内锥套;3—支承板;4—工件d.最终得到分析结果:固定内锥套1限制3个自由度,,。

工件组合定位技巧优化:如何实现高效定位?

(1)工件组合定位的方法

工件以多个定位基准组合定位是很常见的。可以是L1面、L2外圆柱面、内圆柱面、圆锥面等各种组合。

如图3.40所示,工件加工孔1,2,控制尺寸H,L1,L2,有两个定位方案。根据基准重合原则,如图3.40(b)所示的方案更好,因为尺寸H的工序基准是大孔的中心线。

图3.40 定位方案

图3.41 拨叉零件的组合定位

图3.42 连杆零件图及工序简图

工件采用组合定位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合理选择定位元件,实现工件的完全定位或不完全定位,不能发生欠定位。对于过定位应区别对待。

②按基准重合的原则选择定位基准,首先确定主要定位基准,然后确定其他定位基准。

③组合定位中,一些定位元件在单独作用时限制移动自由度,而在组合定位时则转化为限制旋转自由度。

④从多种定位方案中选择定位元件时,应特别注意定位元件所限制的自由度与加工精度的关系,以满足加工要求。

常用定位元件所能约束的自由度见表3.2。

表3.2 常用定位元件所能约束的自由度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2)分析工件组合定位限制自由度的方法

①组合面定位限制工件自由度的数目与各定位元件单独作用限制工件自由度的数目之和相等。

②先判断各定位元件限制的自由度数目。如平面接触限制3个自由度,长圆柱面配合限制4个自由度,短圆柱面配合限制两个自由度,点接触限制1个自由度等。

③确定分析顺序:由多到少,即先分析限制自由度多的定位元件,再分析限制自由度少的定位元件。

④先按各定位元件单独作用分析其限制工件自由度的情况,再判断各定位元件组合之后是否存在移动自由度转化为转动自由度的情况:

A.只能由移动自由度转化为转动自由度。转化条件:

a.存在重复限制的移动自由度。

b.存在未被限制的转动自由度。

c.由组合的实际情况判断未被限制的转动自由度是否限制。

B.转化时,转化限制自由度数目少的定位元件限制的移动自由度为转动自由度。

C.移动自由度转化为转动自由度时,不能转化为同轴向方向的转动自由度。

D.移动自由度转化为转动自由度之后,定位元件原来限制的移动自由度的作用就消失了。

E.已经限制的转动自由度不再由其他移动自由度转化而来。

⑤判断定位方式及其合理性。

工件组合定位分析实例:(www.xing528.com)

如图3.43所示零件3以a和b两个方案定位,分析其定位方式:

A.方案a

a.固定内锥套1限制3个自由度。移动内锥套2限制两个自由度。

图3.43 组合面定位分析

1—固定内锥套;2—移动内锥套;3—支承板;4—工件

d.最终得到分析结果:

e.判断定位方式:不完全定位。

B.方案b

a.支承板1限制3个自由度。移动内锥套2限制两个自由度。

c.由于支承板1和移动内锥套2限制的自由度没有重复,由此判断自由度不存在转化。

d.最终得到分析结果:

e.判断定位方式:不完全定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