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选择适合锥齿轮传动的精度

选择适合锥齿轮传动的精度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限于目前的锥齿轮加工水平,1~3级暂不规定具体数值。根据齿轮的圆周速度、传递功率、运动精确性和传动平稳性等工作条件,按类比法或通过计算,选定锥齿轮的精度等级。允许各公差组选用不同的精度等级,但配对两齿轮的精度等级必须一致。根据齿轮的精度等级、批量的大小和检验条件,选一适当的检验组,评定齿轮及齿轮副的精度等级。

选择适合锥齿轮传动的精度

齿轮精度标准GB/T 11365—1989适用于mn≥1mm的直齿、斜齿、曲线齿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

1.误差项目、接触斑点和侧隙的名称、代号和定义(表1-68)

表1-68 锥齿轮和齿轮副误差项目、接触斑点和侧隙的名称、代号和定义

978-7-111-40876-5-Chapter01-169.jpg

(续)

978-7-111-40876-5-Chapter01-170.jpg

(续)

978-7-111-40876-5-Chapter01-171.jpg

① 允许在齿面中部测量。

② 齿轮副转动整周期按下式计算,即

n2=z1/X

式中 n2—大轮转数;z1—小轮齿数;X—大小轮齿数的最大公约数。

2.精度等级

标准设置12个精度等级,1级精度最高,12级最低。限于目前的锥齿轮加工水平,1~3级暂不规定具体数值。本章只给出常用的5~10级精度的部分公差表,且对外径和中点锥距的尺寸作了限制。

根据齿轮的圆周速度、传递功率运动精确性和传动平稳性等工作条件,按类比法或通过计算,选定锥齿轮的精度等级。

3.公差组和检验组

各误差项目按其特性及对齿轮传动性能的影响分成三个公差组。第Ⅰ组主要影响运动精度;第Ⅱ组主要影响工作的平稳性;第Ⅲ组主要影响接触质量。允许各公差组选用不同的精度等级,但配对两齿轮的精度等级必须一致。各公差组中,又分适用不同精度等级的检验组。根据齿轮的精度等级、批量的大小和检验条件,选一适当的检验组,评定齿轮及齿轮副的精度等级。各公差组、检验组及其适用的精度等级见表1-69。

表1-69 公差组、检验组及其适用的精度等级

978-7-111-40876-5-Chapter01-172.jpg

注:1.纵向重合度εβ的界限值:第Ⅲ公差组精度4~6级时为1.35;6~7级时为1.55;8级时为2.0。

2.第Ⅲ公差组中齿轮的接触斑点,是指批量互换中被测工件齿轮与测量母轮对滚时,得到的接触印痕。

4.锥齿轮齿坯公差

锥齿轮加工、检验和装配时的定位基准面应尽量一致,并在图样上标明。齿坯公差见表1~70~表1-72。

表1-70 齿坯尺寸公差

978-7-111-40876-5-Chapter01-173.jpg

注:1.IT为标准公差。

2.当三个公差组精度等级不同时,按最高精度等级确定公差值。

表1-71 锥齿轮齿坯顶锥母线跳动和基准端面跳动公差 (单位:μm)

978-7-111-40876-5-Chapter01-174.jpg

① 当三个公差组精度等级不同时,按最高精度等级确定公差值。

表1-72 锥齿轮冠距和顶锥角极限偏差

978-7-111-40876-5-Chapter01-175.jpg

5.锥齿轮副的法向侧隙

锥齿轮副的最小法向侧隙设置a、b、c、d、e、h共六种,a最大,h为零。法向侧隙原则上与精度等级无关,但精度低的齿轮副不宜使用较小的法向侧隙。按表1-73确定最小法向侧隙jnmin,然后按表1-74和表1-77查取Ess和±EΣ值。有特殊需要jnmin不按表1-73确定时,用插值法由表1-74和表1-77查取Ess和±EΣ值。(www.xing528.com)

齿轮副的法向侧隙公差分A、B、C、D、H共五种,与最小法向侧隙的对应关系如图1-29所示。

最大法向侧隙:

978-7-111-40876-5-Chapter01-176.jpg

978-7-111-40876-5-Chapter01-177.jpg

图1-29 最小法向侧隙与公差种类

式中,E为制造误差的补偿部分,由表1-76查取;Ts为齿厚公差,按表1-75查取。

表1-73 锥齿轮副最小法向侧隙jnmin (单位:μm)

978-7-111-40876-5-Chapter01-178.jpg

表1-74 锥齿轮齿厚上偏差Ess值 (单位:μm)

978-7-111-40876-5-Chapter01-179.jpg

注:Ess值由基本值栏查出的数值乘上系数得出。

表1-75 锥齿轮齿厚公差Ts (单位:μm)

978-7-111-40876-5-Chapter01-180.jpg

表1-76 锥齿轮副最大法向侧隙jnmin的制造误差补偿部分E值 (单位:μm)

978-7-111-40876-5-Chapter01-181.jpg

6.齿轮的安装精度

为保证齿轮副在要求的相对位置正确啮合,锥齿轮规定了轴交角极限偏差±EΣ(表1-77)、安装距极限偏差±fAM(表1-78)和轴间距极限偏差±fa (表1-79)。

表1-77 锥齿轮轴交角极限偏差±EΣ (单位:μm)

978-7-111-40876-5-Chapter01-182.jpg

注:当α≠20°时,表中数值乘以sin20°/sinα

表1-78 锥齿轮安装距极限偏差±fAM (单位:μm)

978-7-111-40876-5-Chapter01-183.jpg

注:对修形齿轮允许采用低一级的±fAM值;当α≠20°时,表中数值乘以sin20°/sinα

表1-79 锥齿轮副轴间距极限偏差±fa (单位:μm)

978-7-111-40876-5-Chapter01-184.jpg

注:对纵向修形齿轮允许采用低一级的±fa值。

7.接触斑点

根据齿轮的用途、承受载荷的大小、轮齿的刚性以及齿线形状特点,可参考表1-80,由设计者自行规定接触斑点的形状、位置和大小。

表1-80 锥齿轮副接触斑点

978-7-111-40876-5-Chapter01-185.jpg

注:表中数值用于齿面修形的齿轮,对于不修形齿轮来说,其接触斑点大小不小于其平均值。

8.公差数值

标准中以公差数值表和公差关系式的形式规定了各检验项目的公差数值,除本节已列出的之外,详见GB/T 11365—198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