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通阀的原理及结构

四通阀的原理及结构

时间:2023-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通阀一侧只有1根管子,另一侧有3根管子。导向阀本体安装在四通阀表面,内部由小阀块、衔铁、弹簧和堵头组成。衔铁移动方向受四通阀线圈产生的电磁力控制,换向阀内部的阀块之所以称为“小阀块”,是为了和换向阀内部的阀块进行区分,2个阀块所起的作用基本相同。

四通阀的原理及结构

四通阀的作用是转换制冷剂(即R22、R410A或其他类型)在制冷系统中的流向,以达到制冷和制热转换的目的。

1.实物外形和内部结构

见图1-20,四通阀可细分为换向阀(阀体)、电磁导向阀和连接管道共3部分。四通阀一侧只有1根管子,另一侧有3根管子。一侧只有1根管子接压缩机排气管D,有3根管子一侧的中间管子接压缩机吸气管S,靠近线圈一侧的管子接冷凝器C,余下的1根管子接三通阀铜管E。

978-7-111-50468-9-Chapter01-22.jpg

图1-20 内部结构

(1)换向阀

将四通阀翻到背面,并割开阀体表面铜壳,见图1-21,可看到换向阀内部器件,主要由阀块、左右2个活塞、连杆和弹簧组成。

978-7-111-50468-9-Chapter01-23.jpg

图1-21 换向阀组成

见图1-22,阀块通常使用耐高温的尼龙材料制成,从背面看可以观察其内部相通,可连接阀体下部的3根管口中的其中2个,但始终和连接压缩机吸气管的S管口相通,即只能S—E管口相通或S—C管口相通。

978-7-111-50468-9-Chapter01-24.jpg

图1-22 阀块和内部管口

活塞和连杆固定在一起,阀块安装在连杆上面,当活塞受到压力变化时其带动连杆左右移动,从而带动阀块左右移动。

见图1-23左图,当阀块移动至某一位置使S—E管口相通时,则D—C管口相通,压缩机排气管D排出高温高压气体经C管口至冷凝器,三通阀E连接压缩机吸气管S,空调器处于制冷状态。

见图1-23右图,当阀块移动至某一位置使S—C管口相通时,则D—E管口相通,压缩机排气管D排出高温高压气体经E管口至三通阀连接室内机蒸发器,冷凝器C连接压缩机吸气管S,空调器处于制热状态。

978-7-111-50468-9-Chapter01-25.jpg

图1-23 制冷和制热转换原理

(2)电磁导向阀

电磁导向阀由导向毛细管和导向阀本体组成,见图1-24。导向毛细管共有4根,分别连接压缩机排气管D管口、压缩机吸气管S管口、换向阀左侧A和换向阀右侧B。导向阀本体安装在四通阀表面,内部由小阀块、衔铁、弹簧和堵头(设有四通阀线圈的固定螺钉)组成。

978-7-111-50468-9-Chapter01-26.jpg

图1-24 电磁导向阀组成

978-7-111-50468-9-Chapter01-27.jpg

图1-25 小阀块和导向阀管口

见图1-25,导向阀连接4根导向毛细管,其内部设有4个管口,布局和换向阀类似,小阀块安装在衔铁上面,衔铁移动时带动小阀块移动,从而接通或断开导向阀内部下方3个管口。衔铁移动方向受四通阀线圈产生的电磁力控制,换向阀内部的阀块之所以称为“小阀块”,是为了和换向阀内部的阀块进行区分,2个阀块所起的作用基本相同。

2.制冷/制热模式转换原理(www.xing528.com)

(1)制冷模式转换原理

当室内机主板未输出四通阀线圈供电时,即希望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

室外机四通阀线圈电压为交流0V,见图1-26,电磁导向阀内部衔铁在弹簧的作用下向左侧移动,使得D口和B侧的导向毛细管相通,S口和A侧的导向毛细管相通,因为D口连接压缩机排气管、S口连接压缩机吸气管,所以换向阀B侧压力高、A侧压力低。

978-7-111-50468-9-Chapter01-28.jpg

图1-26 电磁导风阀使阀体压力左低右高

见图1-27和图1-28,因换向阀B侧压力高于A侧,推动活塞向A侧移动,从而带动阀块使S—E管口相通、同时D—C管口相通,即压缩机排气管D和冷凝器C相通、压缩机吸气管S和连接室内机蒸发器的三通阀E相通,制冷剂流动方向为①→D→C→②→③→④→⑤→⑥→E→S→⑦→①,系统工作在制冷模式。制冷模式下系统主要位置压力和温度见表1-3。

978-7-111-50468-9-Chapter01-29.jpg

图1-27 阀块移动工作在制冷模式

978-7-111-50468-9-Chapter01-30.jpg

图1-28 系统制冷循环流程

表1-3 制冷模式下系统主要位置压力和温度

978-7-111-50468-9-Chapter01-31.jpg

(2)制热模式转换原理

当室内机主板输出四通阀线圈供电时,即希望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

室外机四通阀线圈电压为交流220V,见图1-29,产生电磁力,使电磁导向阀内部衔铁克服弹簧的阻力向右侧移动,使得D口和A侧的导向毛细管相通、S口和B侧的导向毛细管相通,因此换向阀A侧压力高、B侧压力低。

978-7-111-50468-9-Chapter01-32.jpg

图1-29 电磁导向阀使阀体压力左高右低

见图1-30和图1-31,因换向阀A侧压力高于B侧压力,推动活塞向B侧移动,从而带动阀块使S—C管口相通、同时D—E管口相通,即压缩机排气管D和连接室内机蒸发器的三通阀E相通、压缩机吸气管S和冷凝器C相通,制冷剂流动方向为①→D→E→⑥→⑤→④→③→②→C→S→⑦→①,系统工作在制热模式。制热模式下系统主要位置压力和温度见表1-4。

978-7-111-50468-9-Chapter01-33.jpg

图1-30 阀块移动工作在制热模式

978-7-111-50468-9-Chapter01-34.jpg

图1-31 系统制热循环流程

表1-4 制热模式下系统主要位置压力和温度

978-7-111-50468-9-Chapter01-35.jp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