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区制和小区制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比较

大区制和小区制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比较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移动通信网的结构可根据服务覆盖区的划分分成大区制和小区制两种。凡一个地区中用一个基站来覆盖全区的,无论是单工或双工工作、单信道或多信道,都称这种组网方式为大区制,以区别后面所称的小区制。在移动通信的发展初期采用大区制是有利的,因为大区制的主要优点是组网简单、投资少、见效快。因此,小区制解决了大区制中存在的频道数有限而用户数不断增加的矛盾,可使用户容量大大增加。

大区制和小区制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比较

移动通信网的结构可根据服务覆盖区的划分分成大区制和小区制两种。

1.大区制

大区制是指在一个服务区内只有一个基站负责移动通信的联络和控制,如图1-4-12所示。其覆盖范围半径为30~50km,为增大天线覆盖范围,增高天线高度,提高发射功率,天线高度约为几十米至百余米,发射机输出功率也较高。在覆盖区内有许多车载台和手持台,它们可以与基站通信,也可直接通信或通过基站转接通信。但这只能保证MS可以接收到基站的发射信号,但MS发射的功率较小,离基站较远时,无法保证基站的正常接收。为解决上行信号弱的问题,可以在区内设若干个分集接收台(R)与基站(BS)相连。

凡一个地区中用一个基站来覆盖全区的,无论是单工或双工工作、单信道或多信道,都称这种组网方式为大区制,以区别后面所称的小区制。

在移动通信的发展初期采用大区制是有利的,因为大区制的主要优点是组网简单、投资少、见效快。适合于用户密度不大或业务较小的系统。但为了避免相互间的干扰,服务区内的所有频率均不能复用,因而使这种体制的频率利用率及用户数都很低,随着公众移动通信的发展及用户数量的不断增长,在频率有限的情况下,必须提高频率复用率。这就要采用小区制的组网方式,以达到扩大容量的目的。

2.小区制

978-7-111-47988-8-Part01-144.jpg(www.xing528.com)

图1-4-12 大区制

小区制是将整个服务区划分为若干个小无线区,每个小无线区分别设置一个基站负责本区的移动通信的联络和控制,同时又可在MSC的统一控制下,实现小区间移动通信的转接及与市话网的联系。小区制如图1-4-13所示。

978-7-111-47988-8-Part01-145.jpg

图1-4-13 小区制及与公共网的连接

小区制中,每个小区使用一组频道,邻近小区使用不同的频道。由于小区内基站服务区域缩小,同频复用距离减小,所以在整个服务区中,同一组频道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因而大大提高了频率利用率。另外,在区域内可根据用户的多少确定小区的大小。随着用户数目的增加,小区还可以继续划小,即实现“小区分裂”,以适应用户数的增加。因此,小区制解决了大区制中存在的频道数有限而用户数不断增加的矛盾,可使用户容量大大增加。由于基站服务区域缩小,移动台和基站的发射功率减小,同时也减小了电台之间的相互干扰,普遍应用于用户量较大的公共移动通信网。但是,在这种结构中,移动用户在通信过程中,从一个小区转入另一个小区的概率增加,移动台需要经常更换工作频道。而且,由于增加了基站的数目,所以带来了控制交换变复杂等问题,建网的成本也增高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