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蠕虫状石墨:形态特征及分类探析

蠕虫状石墨:形态特征及分类探析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蠕虫状石墨是介乎片状、球状之间的中间石墨形态。蠕虫状石墨可分过渡态、常态和异态三种。此外,常态蠕虫状石墨还会表现为直径约等于蠕虫石墨厚度数倍的球形石墨或球片形石墨。蠕虫石墨片与片状石墨相比长度与厚度的比值较小,端部圆而钝,并有一定程度的偏光效应。常态蠕虫状石墨见图2-20~图2-23。图2-22蠕虫状石墨300×图2-23蠕虫状石墨2600×

蠕虫状石墨:形态特征及分类探析

蠕虫石墨是介乎片状、球状之间的中间石墨形态。蠕虫状石墨可分过渡态、常态和异态三种。

图2-15 水草形石墨(SEM)

(a)低倍SEM 400×;(b)高倍SEM 3000×

(一) 过渡态蠕虫状石墨——珊瑚

珊瑚形石墨高度频繁分枝,有时呈枝晶间分布。但它与D型、E型过冷石墨不同,石墨前端具有规则的柱形或棒形特征,但不尖锐。当铁液中含硫量低,并在快速冷却条件下可以得到珊瑚形石墨。多数研究工作者认为,珊瑚形石墨的生长机理与片状石墨相近,但由于某种原因没能生长为片状前端。珊瑚形石墨可以被看成是介于过冷石墨与蠕虫状石墨之间的一种过渡态石墨。珊瑚形石墨见图2-18和图2-19。

图2-16 卷曲形石墨 100×

图2-17 卷曲形石墨(SEM)

(a)低倍SEM 100×;(b)高倍SEM 300×

图2-18 珊瑚形石墨 100×

图2-19 珊瑚形石墨(SEM) 1000×(www.xing528.com)

(二) 常态蠕虫状石墨 (蠕虫形石墨)

光学显微镜下,常态的蠕虫状石墨表现为彼此孤立的、表面不平整的厚片形及直径与片厚度相当的点状石墨。此外,常态蠕虫状石墨还会表现为直径约等于蠕虫石墨厚度数倍的球形石墨或球片形石墨。蠕虫石墨片与片状石墨相比长度与厚度的比值较小,端部圆而钝,并有一定程度的偏光效应。

经深腐蚀处理后,在扫描电镜下看到的蠕虫石墨的表面形态特征为:①在同一共晶团内,蠕虫石墨片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②在蠕虫石墨片的端部具有螺旋生长的特征;③在蠕虫石墨片的侧表面呈层叠状结构。

经热氧腐蚀后,蠕虫状石墨呈现的晶面位相特征为:端部 (0001)面沿圆周方向排列,呈年轮状表明,其长大方向主要是沿着 [0001]方向进行,在石墨片的中间部分,(0001)面大体沿片的方向排列,但其方向变化频繁,互成角度,呈现多晶体特征。常态蠕虫状石墨见图2-20~图2-23。

图2-20 蠕虫状石墨 100×

图2-21 蠕虫状石墨(偏光) 450×

(三) 异态蠕虫状石墨——松枝形

松枝形石墨是在生产蠕墨铸铁加入过量稀土元素时出现的,是一种畸变的蠕虫状石墨。松枝形石墨在共晶团内互相联系,有时也呈枝晶间分布。松枝形石墨分枝很多、很细,每个分枝上又有频繁而且更细小的分枝。此种形态的石墨并不多见。

图2-22 蠕虫状石墨(低倍SEM)300×

图2-23 蠕虫状石墨(高倍SEM)26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