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过程分析与优化

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过程分析与优化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8-5是某种成分球墨铸铁的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和半冷时间—硬度曲线。在连续冷却转变中,硅提高共析转变温度,降低淬透性;钼、铜、镍有效提高淬透性;硼提高贝氏体转变时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对珠光体转变没有影响。由于热处理的冷却过程大多是连续冷却过程,因此使用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可以更准确地预测组织和硬度。

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过程分析与优化

图8-5是某种成分球墨铸铁的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和半冷时间—硬度曲线。该曲线的测试条件是:加热速度2℃/min,奥氏体化温度TA=900℃,保温时间20min。AC1表示加热时的下临界温度,TA 表示加热时的上临界温度。图8-5中连续冷却曲线下端数字是硬度值(10HV)。半冷时间tHC是指从奥氏体化温度TA 冷却到TA 与室温之间的中值温度THC所需时间。

在连续冷却转变中,硅提高共析转变温度,降低淬透性;钼、铜、镍有效提高淬透性;硼提高贝氏体转变时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对珠光体转变没有影响。钼、铜、镍有利于厚大断面球墨铸铁件在连续冷却时,转变成贝氏体—奥氏体、索氏体、珠光体,并改善贝氏体转变的淬透性。

由于热处理的冷却过程大多是连续冷却过程,因此使用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可以更准确地预测组织和硬度。可以根据一定尺寸的工件在不同介质中冷却时,将其截面上各部位的冷却曲线叠绘在其相应成分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上,即可预测该工件的组织和硬度。也可根据半冷时间预测硬度,这对于厚大断面铸件更有实用价值。(www.xing528.com)

图8-5 球墨铸铁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和半冷时间—硬度曲线

[w(C)=3.59%,w(Si)=2.71%,w(Mn)=0.29%,w(P)=0.024%,w(S)=0.007%,w(Cr)=0.04%,w(Ni)=0.03%,w(Mg)=0.024%]
(a)连续冷却转变曲线;(b)半冷时间—硬度曲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