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优化方案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工程承包、分包合同对施工进度计划的意见和要求等。2)施工过程划分的粗细程度,主要根据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客观指导作用而确定。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优化方案

单位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是以图表的形式(横道图或网络图),对一个工程从开始施工到工程全部竣工的各个项目,确定其在时间上的安排和相互间的搭接关系。它是在确定了施工方案的基础上,根据规定的工程工期和技术物资供应条件,按照各施工过程合理的工艺顺序和统筹安排各项施工活动的原则进行编制的。

1.单位工程进度计划的作用

(1)具体安排了单位工程的施工进度,保证了在规定工期内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任务。

(2)确定了单位工程中各个施工过程的施工顺序、施工持续时间及相互衔接和合理配合的关系。

(3)是编制各种资源需要量计划和单位施工准备工作计划的依据。

(4)为编制年、季、月作业计划提供依据。

2.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依据

为了编制出高质量的施工进度计划,主要依据以下资料。

(1)经过审批的建筑平面图、单位工程全套施工图以及地形图、工艺设计图、设备及基础图、采用的各种标准图集等技术资料。

(2)施工组织总设计对本单位工程的有关规定。

(3)上级或建设单位对本单位工程规定的工期以及开、竣工日期。

(4)确定的单位工程施工方案,包括主要施工机械、施工顺序、施工段划分、施工流向、施工方法、质量要求和安全措施等。

(5)施工条件,劳动力、材料、施工机械、预制构件等的供应情况,交通运输情况,分包单位的情况等。

(6)本单位工程的预算文件,现行的劳动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等。

(7)其他有关要求和资料。如工程承包、分包合同对施工进度计划的意见和要求等。

3.施工进度计划的表示方法

施工进度计划一般用图表表示,经常采用横道图和网络图两种形式。

(1)横道图,也称水平图表,用横道图表示的施工进度计划表,如表4-1所示。

表4-1 某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

从表4-1中可看出,施工进度计划表是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左边部分列出各种计算数据,如分部分项工程名称、相应的工程量、采用的定额、需要的劳动量或机械台班量、每天工作班制、每班人(机)数及工作持续时间等;右边上部分是从规定的开工之日起到竣工之日为止的时间表,右边下部分可以按左面表格的计算数据设计进度指示图表,用线条形象地表示出各个分部分项工程和施工进度和相互间的搭接配合关系。有时在进度表下面汇总每天的资源需要量,绘出资源需要量的动态曲线,其中的方格根据需要可以是一格表示一天或若干天。

(2)网络图的表示方法见第3章。本节仅介绍用横道图表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情况。

4.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步骤

(1)划分施工过程。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时,首先按施工图纸和施工顺序把拟建单位工程的各个施工过程(分部分项工程)列出,并结合施工方法、施工条件、劳动组织等因素,加以适当调整,使其成为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所需的施工过程。再逐项填入施工进度计划表的分部分项工程名称栏中。在确定施工过程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明确施工过程的划分内容。一般只列出直接在建筑物(或构筑物)上进行施工的砌筑安装类施工过程,而不必列出构件制备类和运输类施工过程。但当某些构件采用现场就地预制方案,单独占施工工期,对其他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有影响,或某些运输工作与其他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密切配合时,也要将这些制备类和运输施工过程列入。

2)施工过程划分的粗细程度,主要根据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客观指导作用而确定。对控制性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过程可划分得粗一些,通常只列出分部工程名称。如混合结构居住房屋的控制性施工进度计划,可以只列出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屋面防水工程和装饰工程4个施工过程。对实施性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过程应当划分得细一些,通常要列到分项工程或更具体,以满足指导施工作业的要求。如屋面防水工程要划分为找平层、隔气层、保温层防水层等分项工程。

3)施工过程的划分要结合所选择的施工方案。如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安装工程,若采用分件吊装法,则施工过程的名称、数量和内容及其安装顺序应按照构件不同来划分,若采用综合吊装法,则按施工单元(节间、区段)来划分。

4)注意适当简化施工进度计划的内容,避免工程项目划分过细、重点不突出。因此,可以将某些穿插性的分项工程合并到主要分项工程中去,如安装门窗框可以并入砌墙这个分项工程。而对于在同一时间内、由同一专业班组施工的施工过程也可以合并,如工业厂房中的钢窗油漆、钢门油漆、钢支撑油漆等,可合并为钢构件油漆一个施工过程。对于次要的、零星的分项工程,可以合并为“其他工程”一项列入。

5)水、电、暖、卫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通常采取由专业机构负责施工。因此,在单位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中,只要反映出这些工程与土建工程如何衔接即可,不必细分。

6)所有划分的施工过程应按施工顺序的先后排列,所采用的工程项目名称,一般应与现行定额手册上的项目名称相同。

(2)计算工程量。单位工程的工作量应根据施工图纸、有关计算规则及相应的施工方法进行计算,是一项十分繁琐的工作,但一般在工程概算、施工图预算、投标报价、施工预算等文件中,已有详细的计算,数值是比较准确的,故在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时不需要重新计算,只要将预算中的工程量总数根据施工组织要求,按施工图上的工程量比例加以划分即可。施工进度计划中的工程量,仅是作为计算劳动力、施工机械、建筑材料等各种施工资源需要的依据,而不能作为计算工资或进行工程结算的依据。在工程量计算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各施工过程的工程量计算单位,应与现行定额手册中所规定的单位一致,以避免在计算劳动力、材料和机械台班数量时再进行换算,从而产生换算错误

2)要结合选定的施工方法和安全技术要求计算工程量。如在基坑的土方开挖中,要考虑到采用的开挖方法和边坡稳定的要求。

3)结合施工组织的要求,分区、分项、分段、分层计算工程量,以便组织流水作业,同时避免产生漏项。

4)直接采用预算文件(或其他计划)中的工程量,以免重复计算。但要注意按施工过程的划分情况,将预算文件中有关项目的工程量汇总。如“砌筑砖墙”一项,要将预算中按内墙、外墙,按不同墙厚,不同砌筑砂浆及标号计算的工程量进行汇总。

(3)套用施工定额。根据所划分的施工项目和施工方法,即可套用施工定额(当地实际采用的劳动定额及机械台班定额),以确定劳动量和机械台班量。

施工定额有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两种形式,两者互为倒数关系。

套用国家或地方颁发的定额,必须注意结合本单位工人的技术等级、实际施工操作水平、施工机械情况和施工现场条件等因素,确定完成定额的实际水平,使计算出来的劳动量、机械台班量符合实际需要,为准确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打下基础。

有些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或特殊施工方法的项目,施工定额中尚未编入的,可参考类似项目的定额、经验资料或实际情况确定。(www.xing528.com)

(4)确定劳动量和机械台班数量。劳动量和机械台班数量的确定,应当根据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施工方法、机械类型和现行的施工定额等资料,并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进行计算。一般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P——完成某施工过程所需的劳动量(工日)或机械台班数量(台班);

Q——完成某施工过程所需的工程量,m3、m2、t、…;

S——某施工过程采用的产量定额,m3、m2、…、t/工日或台班;

H——某施工过程采用的时间定额,工日或台班/m3、m2、…、t。

【例4-1】已知某工业厂房的柱基土方工程量为2060m3,计划采用人工开挖,每工日产量定额为6.5m3,则完成该基坑土方开挖需要的劳动量为

在使用定额时,常遇到采用定额所列项目的工作内容与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所列项目不一致的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取以下措施解决:

(1)当施工项目由同一性质不同类型的若干个施工过程(分项工程)组成时,其平均定额应采用加权平均值,可应用式(4-9)。

式中 Q1、Q2、…、Qn——同一性质不同类型施工过程(分项工程)的工程量;

S1、S2、…、Sn——同一性质不同类型施工过程(分项工程)的产量定额。

(2)对于有些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或特殊施工方法的分项工程,其施工定额手册中的未列入,可参考类似工程项目的经验定额或经过实测确定。

(3)对于“其他工程”项目所需的劳动量,不必详细计算,可根据其内容和数量,并结合施工现场具体情况,以占总的劳动量的百分比(一般为10%~20%)列入。

(4)水、电、暖、卫等设备安装工程项目,一般不必计算劳动量和机械台班需要量,仅安排其与土建工程配合的进度。

(5)确定各施工过程的施工持续时间。计算出本单位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劳动量和机械台班数量后,就可以确定各施工过程的施工持续时间。施工持续时间的计算方法有以下两种。

1)定额计算法。根据施工过程需要的劳动量或机械台班量,以及配备的施工机械量或各专业工人人数确定。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t——完成某施工过程的施工持续时间,d;

P——完成某分部分项工程所需的劳动量或机械台班数量;

R——每班安排在某分部分项工程上的工人人数或机械台数;

N——每日的工作班次。

在安排每班工人人数或机械台数时,应综合考虑各分项工程工人班组每个工人的最小工作面积,以充分发挥工人高效率生产,并保证施工安全;还应综合考虑各分项工程在进行正常施工时,所必须满足的最低限度的工人队组人数及其合理组合(不能小于最小劳动组合),以达到最高的劳动生产率

2)倒排计划法。首先根据规定的总工期和施工经验,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持续时间,然后再按各分部(分项)工程需要的劳动量或机械台班数量,确定每一分部(分项)工程每个工作班所需的工人人数或机械台数。则计算公式为

通常计算时均先按每日一班制考虑,如果每天所需的工人人数或机械台数已超过施工单位现有人力、物力或工作面限制时,则应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从技术和施工组织上采取积极的措施。如增加工作班次,最大限度地组织立体交叉平行流水施工;掺加早强剂,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等。

(6)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初始方案。流水施工是组织施工、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主要方式,在第2章中已作详细介绍。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时,必须考虑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合理施工顺序,尽可能组织流水施工,力求主要工种的施工队连续施工,有以下几种编制方法。

1)划分工程的主要施工阶段(分部工程),尽量组织流水施工。首先安排其中主导施工过程的施工进度,使其尽可能连续施工,其他穿插性的施工过程尽可能与主导施工过程配合、穿插、搭接或平行作业。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中的主体结构工程,其主导施工过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支模、扎筋和浇混凝土。

2)配合主要施工阶段,安排其他施工阶段的施工进度。与主要分部工程相结合的同时,也尽量考虑组织流水施工。

3)按照工艺的合理性和工序间的关系,尽量采用穿插、搭接或平行作业方法,将各施工阶段(分部工程)的流水作业图最大限度地搭接起来,即得到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初始方案。

(7)施工进度计划的检查与调整。初始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后,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必须进行检查与调整。目的在于经过一定修改使初始方案满足规定的计划目标。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查。

1)各施工过程的施工顺序是否合理,流水施工的组织方法应用得是否正确,技术间歇是否合理。

2)检查初始方案的总工期是否满足规定工期。

3)在劳动力方面,检查主要工种工人是否满足连续、均衡施工的要求。劳动力均衡系数(即高峰出工人数与平均出工人数的比值)最理想是接近于1,超过2则不正常。

4)在物资方面,检查主要机械、设备、材料等的利用是否基本均衡,施工机械是否充分利用。

经过检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部分,需进行调整。调整的方法一般有:增加或缩短某些施工过程的施工持续时间。在符合工艺关系的条件下,将某些施工过程的施工时间向前或向后移动;在以上不能满足要求时,还可以改变施工方法或施工组织。

应当指出,上述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步骤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依赖、相互联系的,有的还交叉同时进行。还应看到,由于建筑施工是一个复杂的生产过程,其影响因素很多且随时变化(如气候、材料供应、资金等),因而制定的施工进度计划也是不断变化的,应随时掌握施工动态,不断进行调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