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服装人体动态中的受力姿势与辅助线

服装人体动态中的受力姿势与辅助线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受力腿会显得挺直,肌肉紧绷,且不能随意移动,以确保人体是站稳的。图2-13四分之三侧面、单腿承受身体重量的站姿人体动态a.辅助线如果我们用一条辅助线连接两边的胸高点,出现一条胸部的辅助线,这条辅助线与上文提到的肩部辅助线应当是平行的。

服装人体动态中的受力姿势与辅助线

1.站姿

(1)双腿同时承受身体重量

人体双腿放置在身体左右两侧,或前后两侧,以及交叉时,人体的重量由双腿共同承担,重心落在双腿之间。此刻,肩部辅助线(两肩点连线)与胯部辅助线(臀围线)是平行的(图2-12)。

图2-12 双腿同时承受身体重量的动态

(2)单腿承受身体重量

在绘制站姿时,初学者可以在绘制出头部、颈部以后立即绘制出前文提到过的重心线。如果是单腿承受身体重量的动态,那么受力的一只脚会刚好落在重心线垂直于地面的支点上。受力腿一侧身体的胯骨比另一侧上扬,另一条腿放松,胯骨向下倾斜。如果将身体两侧的胯骨用辅助线相连,我们会发现在单腿承受身体重量的动态中,胯部这条辅助线始终是倾斜的,而不会是水平的。另外,不受力的那一条腿姿态放松,可直可弯,不会影响身体站立的重心。而受力腿会显得挺直,肌肉紧绷,且不能随意移动,以确保人体是站稳的。观察单腿受力的站姿动态时,我们也会发现,如果在两肩点之间做一条辅助连线,肩部的这条辅助线往往和胯部辅助线的倾斜方向相反,即受力腿的一侧胯骨上扬,而肩点较低(图2-13)。

图2-13 四分之三侧面、单腿承受身体重量的站姿人体动态

a.辅助线

如果我们用一条辅助线连接两边的胸高点,出现一条胸部的辅助线,这条辅助线与上文提到的肩部辅助线应当是平行的。如果在腰部做一条辅助线,腰部辅助线与胯部辅助线也始终是平行的(图2-14)。

在绘制单腿承受身体重量的站姿时,画出人体的前中心线,我们会发现,由于透视,也由于人体有一定的厚度,画出的人体中心线并不在人体中间,离我们近的一侧身体显得比远的那一侧宽,而且离我们近的一侧身体的侧面会露出一部分。人体扭转得越多,侧面露出来的面积也越多,臀部也会露出侧面的轮廓,而身体的另一侧则几乎看不到,已经转了过去,这时候我们会看到另一侧的乳房呈现出侧面的轮廓,肩部也只能看到很少的一部分(图2-15)。

图2-14 肩部、胸部、腰部、胯部辅助线

图2-15 人体的透视

同是单腿承受身体重量,人体躯干部分会有两类不同的动作变化,可以把大量的单腿承受身体重量的动态概括成骨盆突出体和骨盆内收体两类。这两类都具备单腿承受身体重量的动态特点:受力的脚落在重心线与地面的垂点上,受力腿一侧的胯骨较高,肩部较低,相反的一侧肩部较高,胯骨较低,肩部辅助线与胯部的辅助线呈现出相交的角度,绝不会平行。

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躯干部分是否弯曲,前中心线是否弯折。

骨盆突出体:躯干部分并无弯折,向受力腿的一侧送出,受力腿向后收,受力脚落在重心线与地面的垂点上(图2-16)。

骨盆内收体:躯干部分胸腔向前送出,腰部弯折,胯部向后收回,胯部辅助线垂直于这部分的前中心线,较高一侧为受力腿,受力腿向前送,受力脚落在重心线与地面的垂点上(图2-17)。

图2-16 骨盆突出体

b.手臂的动态

人体在站立时,手臂不承受身体的重量,所以手臂的动态非常丰富,可以放松地垂下、叉腰、提东西或者高举过头顶。在表现人体动态的时候,手臂的动态可以轻松地增添画面的生机,是“讲故事”的好途径(图2-18)。

图2-17 骨盆内收体

图2-18 手臂的动态

c.侧背面站姿

绘制背面或侧背面的人体站姿时,同样要牢记人体的重心线和受力腿。绘制侧背面的动态时可以更为夸张地表现背部的曲线,因为后背脊柱是一个“S”造型,腰部内收,臀部突出,这一动态十分优美动人,充满女性化特点(图2-19)。(www.xing528.com)

图2-19 突出后背曲线美的侧背面站姿动态

2.行走的姿态

(1)正面

这是我们在画发布会秀场时装画时最为常用的动态。表现这个动态的要点在于,即使参考动态图片的躯干部分看上去是完全垂直于地面的,我们也应该将躯干处理成倾斜的,也就是把前中心线处理得略微向一边倾斜。肩点较低的一侧的胯骨较高,两肩点连线与胯部辅助线的关系始终是相交的而不是平行的。同时,倾斜较高(胯骨较高)一侧的脚踝落在人体的重心线上,画双脚的时候略微向两边外侧倾斜,以表现出踝关节(图2-20、图2-21)。模特行走时双脚向前始终沿着一条直线轨迹行走,所以常被称之为“猫步”,画面中的重心线实际上和这条行走的轨迹线是重合的。

手臂可以表现成自然垂在身体两侧,略微随着行走而摆动,注意,手臂的前后关系与双腿的前后关系刚好相反。这时也要考虑前和后的虚实与透视关系。另外,手也可以表现成插在口袋里,或叉在腰间,又或是提着裙角或者拿着手袋的动作。

在面对大量秀场行走姿态的图片时,由于并非所有的动态抓拍图片都是那么完美和符合理想,因此建议只需要表现动态中最优美的部分,那些不完美的腿型或手臂的动态则可以被修饰成理想的状态,也就是更多地运用经验作画,而不是被客观素材所限制。

图2-20 男模正面行走的姿态

图2-21 女模正面行走的姿态

(2)侧面

人们在昂首挺胸行走的时候,躯干是略微向前倾斜的,两条腿的膝关节都是略微向后弯曲的状态。一条腿在前面,另一条腿在后面,人体的重心在两条腿之间转移,所以重心线应该落在两条腿之间。另外离观众较近一侧的腿应该看上去比较长,而另一侧的腿由于透视而显得比较短(图2-22)。

图2-22 四分之三侧面到侧面行走的姿态

表现行走的侧面,还需要将脚掌的方向表现得略微倾斜和上提,而不是站立时那样整个脚掌完全着地,尤其是在后面的那条腿,几乎是脚尖对着地面,甚至表现出一点腾空的状态。

(3)3/4侧面

这一角度行走的姿态要描绘出躯干部分的厚度,肩部两肩点的连线和胯部辅助线也有一定的角度关系,两条辅助线不是平衡的,迈在前面的腿胯部稍高,肩部稍低,后面的腿脚尖点地或者悬空,离观众较近的一条腿显得比较长(图2-23)。

图2-23 四分之三侧面行走的姿态

3.坐姿

在坐着的时候,人体发生了弯曲,弯折点就在臀部。绘制坐姿时,臀部由于落在一个平面上,所以视觉上显得比站姿短而宽了一点。大腿发生了透视,也会看上去略短些(图2-24)。小腿前伸时有拉长的视觉效果,向后弯曲时则相反。这也是许多模特在坐姿拍照时会注意把小腿向前伸而不是向后弯曲的原因(图2-25)。

图2-24 大腿部分有透视关系的坐姿

图2-25 坐姿

4.其他动态

当我们阅读人体动态的理论知识时不免觉得复杂而枯燥,那是由于人体的动态太过千变万化。对于时装画的初学者,可以先从上文提到的一些典型时装动态入手,反复练习一些最常用而优美的动态,掌握绘制人体动态的规律后再尝试表现其他的动态(图2-26)。甚至可以准备一些典型动态的模板,反复使用。在绘制时装画之前不妨先找好想要表现的动态,单独练习,先绘制出裸体的人体,在理解人体以后再为之加上着装的效果。

图2-26 适用于不同场景的人体动态构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