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据通信方式的分类

数据通信方式的分类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数据在RFID阅读器与电子标签之间的通信方式,RFID系统可以划分为三种:半双工系统、全双工系统、时序系统。其中电子标签发送数据,所用频率为阅读器的几分之一,即采用“分谐波”,或是用一种完全独立的“非谐波”频率。半双工与全双工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是,从阅读器到电子标签的能量供给是连续的,与数据传输的方向无关。图1-1 三种通信方式的时间过程说明

数据通信方式的分类

按数据在RFID阅读器与电子标签之间的通信方式,RFID系统可以划分为三种:半双工系统、全双工系统、时序系统。

在半双工(HDX)系统中,从电子标签到阅读器的数据传输与阅读器到电子标签的数据传输是交替进行的。当频率在300MHz以下时常常使用负载调制的半双工法,有没有负载波都可以,电路也很简单。与此很相近的方式是来源于雷达技术的调制反射截面的方法,工作频率在100MHz以上。负载调制和调制反射截面直接影响由阅读器产生的磁场或电磁场,因此被称作“谐波”处理法。

在全双工(FDX)系统中,数据在电子标签和阅读器之间的双向传输是同时进行的。其中电子标签发送数据,所用频率为阅读器的几分之一,即采用“分谐波”,或是用一种完全独立的“非谐波”频率。

在时序(SEQ)系统中,从阅读器到电子标签的数据传输和能量供给与从电子标签到阅读器的数据传输在时间上是交叉进行的,即脉冲系统。(www.xing528.com)

半双工与全双工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是,从阅读器到电子标签的能量供给是连续的,与数据传输的方向无关。与此相反,在使用时序系统的情况下,从阅读器到电子标签的能量供给总是在限定的时间间隔内进行,从电子标签到阅读器的数据传输是在电子标签的能量供给间歇时进行的。三种通信方式的时间过程说明如图1-1所示,其中从阅读器到电子标签的数据传输定义为下传,而从电子标签到阅读器的数据传输定义为上传。

978-7-111-55494-3-Chapter01-1.jpg

图1-1 三种通信方式的时间过程说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