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低温季节混凝土施工技巧与注意事项

低温季节混凝土施工技巧与注意事项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在5℃以下或最低气温连续5d稳定在-3℃以下时,按低温季节施工。为防止混凝土遭受寒潮和霜冻的侵袭,低温季节混凝土施工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加强新老混凝土防冻措施。1)在低温季节和气温骤降季节,混凝土应进行早期表面保护。3)气温较低的季节,当预计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降可能超过6℃时,应推迟拆模时间;如必须拆模,应在拆模后立即采取保护措施。

低温季节混凝土施工技巧与注意事项

(1)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在5℃以下或最低气温连续5d稳定在-3℃以下时,按低温季节施工。为防止混凝土遭受寒潮和霜冻的侵袭,低温季节混凝土施工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加强新老混凝土防冻措施。

(2)监理机构必须认真对低温季节施工的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进行审查,以保证浇筑的混凝土满足设计要求。

(3)混凝土早期允许受冻的临界强度,应控制在以下范围。

1)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是指表面系数M<5,M=A(结构全部表面积)/V(结构体积)]不应低于7.0MPa(或成熟度不低于1800℃/h)。

2)非大体积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85%。

(4)低温季节,尤其是严寒和寒冷地区,施工的部位不宜分散。已浇筑的有保温要求的混凝土,在进入低温季节之前,应采取妥善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

(5)进入低温季节,施工前应事先准备好加热、保温和防冻材料(包括早强、防冻外加剂),并应注意检查防火措施的落实情况。

(6)在温和地区和预计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上的严寒和寒冷地区,可采用蓄热法;预计日平均气温在-15~-10℃时,可采用综合蓄热法或暖棚法;对风沙大,不宜搭设暖棚地区,可采用覆盖保温被下面布置暖气排管的办法。对特别严寒地区(最热月与最冷月平均温度差大于42℃)在进入低温季节施工时,必须报送周密的施工方案,经监理机构审批后方能实施。

(7)除有特别要求,日平均气温在-20℃以下时不宜施工。

(8)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应符合温控和设计要求并按下列规定执行:温和地区不宜低于3℃;严寒和寒冷地区蓄热法不宜低于5℃,暖棚法不宜低于3℃。

(9)低温季节施工的混凝土外加剂(减水、引气、早强、抗冻型)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除每批进场检查质量外,还要不定期随机抽检。其掺量要通过混凝土试验确定。

(10)原材料的储存、加热、输送和混凝土的拌和、运输、浇筑设备及设施,均应根据热工计算结合实际气候条件,采取适宜的保温措施。

(11)砂石骨料宜在进入低温季节前筛洗完毕;成品料堆应有足够的储备和堆高,要有必要的措施防止冰雪造成骨料冻结。

(12)提高混凝土拌和物温度的方法:首先应考虑加热拌和用水;当加热拌和用水尚不能满足浇筑温度要求时,再加热砂石骨料。水泥不得直接加热。

(13)加热拌和用水温度超过80℃时,应改变加料顺序,将骨料与水拌和,然后加入水泥,以免假凝。

(14)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以下时,宜加热骨料。骨料加热方法,宜采用蒸气排管法,粗骨料可以直接用蒸气加热,但不得影响混凝土的水灰比

砂石骨料不需加热时,应注意不能掺混冰雪,表面不能结冰。

(15)拌和混凝土之前,应用热水或蒸气冲洗拌和机,并将水或冰水排除。混凝土拌和时间应比常温季节适当延长,延长的时间由试验确定。加热过的骨料及混凝土,应尽量缩短运距,减少倒运次数。

(16)在岩石基础或老混凝土上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其温度。如为负温,应将其加热成正温,以浇筑仓面边角(最不利处)表面测温为正温(>0℃)为准,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17)仓面清理宜采用热风枪机械方法,寒冷期间宜采用蒸气枪,不宜采用水枪或风枪。

(18)在软基上浇筑第一层基础混凝土时,必须确保软基没有冻涨变形。

(19)浇筑混凝土前和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清除钢筋、模板和浇筑设施上附着的冰雪和冰块,严禁将冰雪、冰块带入仓内。

(20)在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并及时调节混凝土的温度,尽量减少波动,保持浇筑温度均匀。控制方法以调节拌和温度为宜。(www.xing528.com)

(2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外露表面应及时保温,防冻防风干。新老混凝土连接处和易受冻的边角部分应加强保温,保温厚度应是其他面保温层厚度的2倍,覆盖密实,并搭接至结构外不少于50cm。

(22)当采用蒸气加热或电热法施工时,应按专门的设计文件进行。

(23)温和地区和寒冷地区采用蓄热法施工,应注意下列事项:

1)保温模板应严密,保温层应搭接牢靠,尤其在接头处,应特别注意施工质量。

2)有孔洞和迎风面的部位,应增设挡风保温设施。

3)浇筑完毕后应立即覆盖保温。

4)使用不易吸潮的保温材料。

(24)低温施工的保温模板,除应符合一般模板要求外,还必须满足保温效果的要求,所有孔洞缝隙均应填塞封堵,保温层的衔接必须严密可靠。

(25)外贴保温层必须牢固地固定在模板上。内贴保温层的表面应平整,并有可靠措施保证其固定在混凝土表面,不因拆模脱落。

(26)重视低温季节施工混凝土的性能质量及外观质量检查,混凝土的质量检查除按规定成型试验检测外,还要采取无破损手段可用成熟度法随时检查混凝土早期强度。如拆模后混凝土结构发现受冻、低强、脱皮,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27)在低温季节施工的模板,一般在整个低温期间不宜拆除。如果要拆除,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混凝土强度必须大于允许受冻的临界强度。

2)具体拆除时间及拆模后的要求,应满足温控防裂要求,并遵守内外温差不大于20℃或表面温降不超过6℃的规定。

3)承重模板的拆除,抗压强度不应小于设计强度等级的70%并遵守DL/T5110—2000《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中的有关拆模规定。

(28)低温季节施工期间,应注意各项温度变化,加强测温,并做好混凝土表面保护工作。

(29)表面保护和养护的质量控制要点。

1)在低温季节和气温骤降季节,混凝土应进行早期表面保护。

2)寒冷地区的老混凝土,其表面保护措施和时间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充分论证后确定。

3)气温较低的季节,当预计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降可能超过6℃时,应推迟拆模时间;如必须拆模,应在拆模后立即采取保护措施。

4)已浇好的底板、护担、闸镦等薄板(壁)建筑物,其顶(侧)面宜保护到过水前。对于宽缝重力坝、支镦坝、空腹坝的空腔,在进入低温、气温骤降频繁的季节前,宜将空腔封闭并进行表面保护。

5)隧洞、竖井、调压井、廊道、尾水管、泄水孔及其他孔洞的进出口在进入低温季节前应封闭,不使空气流通。浇筑块的棱角和突出部分应加强保护。

6)对龄期在28d内的新浇混凝土,根据气象预报,如有在2~3d内平均气温下降6~8℃的骤降情况,应在气温骤降之前进行表面保护,保护时间至气温骤降结束后或上层混凝土开仓浇筑之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