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身体疲惫的产生原因

身体疲惫的产生原因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另外,人体各种器官要依靠血液循环系统进行新陈代谢,如果局部血管受压时间长就会使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导致局部体温下降并有酸麻的感觉,这样也会很快导致静态疲劳。人们生活行为中多数疲劳都是产生于这种状态。图4-2 常见易于产生疲劳状态的行为

身体疲惫的产生原因

从上述情况来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进行什么活动都会产生疲劳现象,从而导致身体的不适应,影响身体健康。那么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疲劳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

一般来说,疲劳是由于人们在进行各种社会活动时,人体的肌肉神经系统的紧张、循环系统的不适而引起的。主要有两类情形:一种是人体在进行动态活动时,由神经控制拉伸的肌肉,韧带、骨骼和循环系统不断产生舒张(即放松和紧张)的运动形成的;另一种是人体处于静态的情形下,人体为了克服地心引力对于人自身体格重量给自身肌肉和骨骼带来的静态压力,使其保持正常状态,而以韧带牵动肌肉产生的紧张或放松过程而形成的。也就是说,除各种体育运动状态以外,从设计的角度来说,人们的站、坐、卧、行等所有的生活休闲、操控工作行为都会形成疲劳。

无论哪种行为状态(本文将不讨论运动行为和状态),人的活动随着时间的流逝,身体各部分的疲劳强度不断加强,人们就渐渐产生了疲劳的感觉。而随着时间的延长、行为频次的增加,疲劳总量的积累越来越大,人们的疲劳感觉也会逐渐加深。

总的来说,人体的疲劳状态主要包括拉伸疲劳状态、静压疲劳状态和综合疲劳状态三种。

1.拉伸疲劳状态。除运动状态外,无论是属于动态工作还是静态工作,其上体及双臂均有往复或重复动态活动,或者身体的局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比较常见的是工厂中流水线上的生产安装活动会经常导致人们肢体肌肉紧张;即使是书写、操作电脑等人们看起来较为轻微的活动,人体前伸的双臂肌肉也会保持一定拉伸状态;还有一些司机、缝纫工人虽然是采用坐姿操作,但同时也会伴有下肢往复蹬踏的拉伸运动状态。这些紧张与拉伸的状态随着时间与强度的增加,体能消耗总量不断加大,疲劳也就逐渐产生,如果疲劳程度逐渐增大,超过体能极限人体就会承受不了。

2.静压疲劳状态。人站立时,下肢要克服地心引力而负担身体上部的全部重量,如双脚要承担双腿和腰身、头的全部重量,双腿要承担腰身和头的全部重量,腰身要承担上体和头的重量,由于所承担的分量不同,时间久了疲劳会自下而上由下体开始逐渐形成。先是脚掌、随后是小腿、大腿,以此类推腰部、上体等会先后进入疲劳状态,使人渐渐地感觉到了累,这就产生了疲劳。越往上身体的骨骼、肌肉要克服的负担越小,就越不容易进入疲劳状态,而最后产生疲劳的部位是上肢和头部。采用坐姿休息或者工作时,下肢有了支撑和依托一般不易产生疲劳,而上肢由于形体的改变则要单独负担身体各部位的荷载,骨骼、神经、循环系统、内脏都要改变正常状态,或受拉、或受压,在克服身体状态改变后产生肌肉紧张的同时,还要克服上体重量对臀部、腰部的垂直静态压力,随着时间的增加上体静态负荷压力不断加强,全身重量下压,越接近下部负荷越大,也就越先产生疲劳,先是臀部,随后是腰部、上肢、颈部,这种静态疲劳由下而上逐渐产生是很自然的,常见的是各种文职人员和学生们的学习、工作状态。另外,人体各种器官要依靠血液循环系统进行新陈代谢,如果局部血管受压时间长就会使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导致局部体温下降并有酸麻的感觉,这样也会很快导致静态疲劳。(www.xing528.com)

3.综合疲劳状态。人们生活行为中多数疲劳都是产生于这种状态。如动态工作时既产生拉伸疲劳,其坐姿又会出现静压疲劳;而动态休息虽然以产生静压疲劳为主,但是身体局部肌肉同时也会产生拉伸疲劳,所以说人的行为大部分会产生综合疲劳。

根据人体的行为状态不同,每一种行为产生综合疲劳的因素都会有主次之分。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行为,小活动量和短时间内都不会使人产生疲劳的感觉,人体在一定程度内可以抵消,但随着时间和强度的变化超过一定的体能消耗极限(体能消耗极限是指超过人体能承受体能消耗总强度的临界点,是指疲劳强度连续积累的总量,有时间和耗能总量的意义。如果一次强度较大,不等于耗能总量大),此时体能的消耗超过临界点,人体如果没有适当的休息就会导致工作和生活上的疲劳,可以说生活中绝大多数活动都会产生综合疲劳。常见易于产生疲劳状态的行为,见图4-2。

978-7-111-47942-0-Chapter04-2.jpg

图4-2 常见易于产生疲劳状态的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