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常见的锅炉结构组成详解

常见的锅炉结构组成详解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低压锅炉往往用铸铁制造省煤器,中压以上的锅炉省煤器由钢管制成的蛇形管组合而成。炉胆有直圆筒形和锥形两种,当炉胆长度超过3m时,要采用波纹形结构。下脚圈是用与锅壳或炉胆相同的材料制成。炉门圈是连接于锅壳和炉胆之间燃料进入燃烧室的一段管子,一般由锅炉钢板压制成椭圆形后焊接而成。

常见的锅炉结构组成详解

1.锅炉结构的基本要求

锅炉结构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各部门在运行时应能按设计预定方向自由膨胀。

(2)保证各循环回路水循环正常,所有受热面都应得到可靠的冷却。

(3)各受压部件应有足够的强度。

(4)受压元、部件结构的形式、开孔和焊缝的布置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复合应力和应力集中。

(5)水冷壁炉膛的结构应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6)炉墙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7)承重结构在承受设计载荷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及防腐蚀性。

(8)便于安装、运行操作、检修和清洗内外部。

(9)燃煤粉的锅炉,其炉膛和燃烧器的结构及布置应与所设计的煤种相适应,并防止炉膛结渣或结焦。

2.锅炉主要受压部件

锅炉主要受压部件包括锅筒(锅壳)、炉胆、回燃室、封头、炉胆顶、管板、下脚圈、集箱、受热面管子等。(www.xing528.com)

(1)锅筒。它是用来汇集、储存、分离汽水和补充给水的,是锅炉设备中最重要的部件。它是用锅炉钢板卷制或压制而成,其两端焊有凸形封头或平管板,筒体上有许多管孔或管座,用来与水冷壁、对流管束、下降管和其他管道连接,以及安装各种管道阀门。锅筒的一端封头上还开有人孔,以便进入内部检验和检修。因为锅筒的直径大、汽水容积大、筒壁厚、制造工艺复杂、应力也大,容易发生事故的因素多,而且事故造成的损失也最大,所以设计、制造、安装、检验锅筒时须格外注意。

(2)锅壳。它是锅壳式锅炉中“包围”汽水、风烟、燃烧系统的外壳,又称筒壳,其作用和锅筒相同。常用A3g、20g、16Mng等锅炉钢板卷成圆筒形后再对接双面焊成,两端焊有凸形封头或平管板,在锅壳的适当部位开有人孔或手孔、管孔、水位表孔等。

(3)联箱又称集箱。其作用是连接受热面管、下降管、连通管、排污管等。按其用途分为水冷壁联箱、过热器联箱、省煤器联箱等;按其所处位置分为上联箱、下联箱或进口联箱、出口联箱。它是用较大直径的锅炉钢管和两个端盖焊接而成,其上开有许多管孔及焊有管座。

(4)下降管。其作用是与水冷壁、联箱、锅筒形成水循环回路。它是用较大直径的锅炉钢管制成,一般布置在炉膛外面,不受热。

(5)受热面管子。它是锅炉的主要受热面,用锅炉钢管制成,它分为水管和火管,凡管内流水或汽水混合物、管外受热的叫水管,凡管内走烟气、管外被水冷却的叫烟管。烟管只用在小型锅炉中,水管用在各种锅炉中,水冷壁管是水管中的一种。

(6)省煤器。它的作用是使给水进入锅筒之前,被预先加热到某一温度(通常加热到低于饱和温度40~50℃),以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热效率。中低压锅炉往往用铸铁制造省煤器,中压以上的锅炉省煤器由钢管制成的蛇形管组合而成。

(7)过热器。它是把锅筒内出来的饱和蒸汽加热成过热蒸汽,以满足生产工艺的需要,过热器是用碳钢或耐热合金钢管弯制成蛇形管后组合而成。

(8)减温器。它的作用是调节过热蒸汽的温度,将过热蒸汽的温度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以确保安全和满足生产需要。凡有过热器的锅炉上均有减温器,减温器分面式减温器和混合式减温器。混合式减温器结构与联箱相似,但其内部有喷水装置或冷却水管。

(9)再热器。它是将汽轮机高压缸排出的蒸汽再加热到与过热蒸汽相同或相近的温度后,再回到中低压缸去作功以提高电站的热效率。再热器一般只用于D>400t/h的电站锅炉中,它也是用碳钢和耐热合金钢管弯制成蛇形管而组成。

(10)炉胆。是锅壳式锅炉包围燃料燃烧空间的壳体,只有立式锅炉和卧式内燃锅炉中有炉胆。炉胆有直圆筒形和锥形两种,当炉胆长度超过3m时,要采用波纹形结构。炉胆承受外压,主要用A3g、20g等锅炉钢板弯卷后焊制而成。

(11)下脚圈。连接炉胆和锅壳的部件,只在立式锅炉中采用,常见的有U 形、L形、H形、S形等型式,额定工作压力P>0.1MPa的锅炉上须用U形下脚圈。下脚圈是用与锅壳或炉胆相同的材料制成。

(12)炉门圈、喉管、冲天管。炉门圈是连接于锅壳和炉胆之间燃料进入燃烧室的一段管子,一般由锅炉钢板压制成椭圆形后焊接而成。喉管和冲天管均为连接于锅壳和炉胆之间烟气排出时所经过的一段管子,一般由无缝钢管制成。以上三个部件均受外压,仅在立式锅炉中有此部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