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筑物的定位与放线技巧

建筑物的定位与放线技巧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筑物的定位和放线7.4.2.1建筑物的定位建筑物四周外廓主要轴线的交点决定了建筑物在地面上的位置,称为轴线交点或角点。建筑物的定位是根据设计文件,将建筑物外墙的轴线交点测设到实地并进行标定,作为建筑物基础放样和细部放线的依据。为了能够准确地测设EF,应先作AB的平行线P1P2,即沿原有建筑物DA与CB墙面向外量出1.5 m,在地面上定出P1和P2两点作为建筑基线。

建筑物的定位与放线技巧

建筑物的定位和放线

7.4.2.1 建筑物的定位

建筑物四周外廓主要轴线的交点决定了建筑物在地面上的位置,称为轴线交点或角点。建筑物的定位是根据设计文件,将建筑物外墙的轴线交点测设到实地并进行标定,作为建筑物基础放样和细部放线的依据。在建筑物定位前,需要进行的准备工作有:熟悉设计图纸,进行现场踏勘,复核测量控制点,清理施工现场,拟订放样方案及绘制放样略图。而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和设计条件,建筑物的定位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根据已知测量控制点定位

当建筑区域附近有GPS点、导线点、三角点等已知测量控制点时,可根据控制点和建筑物各角点的设计坐标(测量坐标),反算出坐标方位角与距离用极坐标法或角度交会法测设建筑物的平面位置。

2.根据建筑方格网和建筑基线定位

如建筑场区内布设有建筑方格网(或建筑基线),由于设计建筑物轴线与方格网边线平行或垂直,可根据附近方格网点和建筑物角点的坐标采用直角坐标法测设建筑物的位置。

3.根据规划道路红线定位

规划道路的红线是城市规划部门所测设的城市道路规划用地与单位用地的界址线,靠近城市道路的新建建筑物设计位置应以城市规划道路的红线为依据。如图7-12所示,A、B、C、D为城市规划道路红线点,测设方法为:

(1)根据拟建建筑物四个角点坐标和图7-13中数据推算M、N、P、Q四点坐标。

(2)在C点架设仪器,沿CD方向依次测设点P和Q。

(3)在P、Q两点分别架设仪器,转动90°,依次测设J1、J4、J2、J3,最后进行检查调整。

图7-12 根据规划道路红线定位

图7-13 根据与原有建筑物的关系定位

4.根据与原有建筑物的关系定位

当新建场地附近没有国家测量控制点、建筑基线、建筑方格网和建筑红线等已知条件,也没有提供新建筑物的角点坐标,设计文件只给出新建建筑物与附近原有建筑物的相互关系时,则根据原有建筑物外墙延长确定建筑基线,再根据基线确定待建建筑物各定位轴线的投影位置。如图7-13所示的两种情况,图中绘有横线的是原有建筑物,没有横线的是拟建建筑物。

如图7-13(a)所示,拟建的建筑物轴线EF在原有建筑物轴线AB的延长线上,可用延长直线法定位。为了能够准确地测设EF,应先作AB的平行线P1P2,即沿原有建筑物DA与CB墙面向外量出1.5 m,在地面上定出P1和P2两点作为建筑基线。再安置经纬仪于P1点,照准P2点,然后沿P1P2方向,从P2点用钢尺依次量距15 m和60 m测出P3、P4两点,再安置经纬仪分别于P3和P4点,转90°角,依次定出E、H和F、G点。

如图7-13(b)所示,先作AB的平行线P1P2,平行线线距2 m,然后安置经纬仪于P1点,作P1P2的延长线,并按设计距离,用钢尺量距定出P3点,再将经纬仪安置于P3点,照准P1,转动90°角,丈量4.5 m定出E点,继续丈量45 m定出H点,最后在E、H两点安置经纬仪测设90°角,量距15 m而定出F和G点。

7.4.2.2 建筑物的放线

建筑物的放线是指根据已定位的外墙主轴线交点桩及建筑平面图,详细测设出建筑物内墙各轴线的交点位置,即交点桩(或称中心桩),并用木桩(桩上钉小钉)标定出来;然后根据各中心桩轴线和基础宽以及放坡宽用白灰线撒出基槽开挖边界线,以便进行开挖施工。建筑物的放线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

1.测设细部轴线交点桩

如图7-14所示,A轴—E轴、①轴—⑥轴为建筑物外墙轴线,A1、A6、E1、E6为通过建筑物定位所标定的主点,将经纬仪安置于A1点,瞄准A6点,沿此方向量距4 m定出A2,再根据图7-14所示距离,依次定出A3、A4、A5点。同样可测出其余外墙轴线交点,各点可用木桩作点位标志,定出各点后,要通过钢尺丈量、复核各轴线交点间的距离,与设计长度比较,其误差不得超过1/2 000。然后再根据建筑平面图上各轴线之间的尺寸,测设建筑物其他各轴线相交的中心桩的位置,并用木桩标定。

(www.xing528.com)

图7-14 测设轴线交点(单位:m)

2.轴线引测

基槽开挖后,角桩和中心桩将被挖掉,为了便于在施工中恢复各轴线位置,应把各轴线延长到槽外安全地点,并做好木桩标志,其方法有设置龙门板和轴线控制桩两种。

(1)设置龙门板法。

如图7-15,在建筑物四角和内纵、横墙两端距基槽开挖边线以外约1~2 m(根据土质和基槽深度确定)以外,牢固埋设大木桩,称为龙门桩,钉在龙门桩上的木板叫龙门板。龙门桩要钉得牢固、竖直,桩的外侧面应与基槽平行。设置龙门板的方法如下:

① 根据建筑物场地水准点,用水准仪将±0.000标高线(地坪标高)测设在每个龙门桩的外侧上,并作出横线标志。若现场条件不许可时,也可测设比 ±0.000 标高高或低一定数值的标高线,但同一建筑物最好只选用一个标高。如地形起伏大,须选用两个标高时,一定要标注清楚,以免使用时发生错误

② 根据龙门桩上测设的高程线钉设龙门板,龙门板顶面的标高应和龙门桩上的横线对齐,这样所有的龙门板顶面标高在一个水平面上,即标高为±0.000标高线,或者比±0.000标高高或低一定数值的标高线。龙门板标高的测定误差为±5 mm以内。

图7-15 龙门板和龙门桩

③ 根据轴线桩,用经纬仪将墙、柱的轴线投测到龙门板顶面上,并钉小钉作为轴线标志,称为轴线钉,投点误差为±5 mm以内。对于较小的建筑物,直接采用拉细线的方法延长轴线,钉上轴线钉。

④ 用钢尺沿龙门板顶面检查轴线钉的间距,其相对误差不应超过1/2 000。

由于龙门板需要较多木料,且占地面积大,在施工过程中不易保护,所以不适用于机械化开挖的场地,目前很少采用该方法。

(2)设置轴线控制桩法。

在建筑物施工时,沿房屋四周在建筑物轴线方向上设置的桩叫轴线控制桩(简称控制桩,也叫引桩),它是在测设建筑物角桩和中心桩时,把各轴线延长到基槽开挖边线以外不受施工干扰并便于引测和保存桩位的地方,桩顶面钉小钉标明轴线位置,如图7-16。如附近有固定性建筑物,应把轴线延伸到建筑物上,以便校对。轴线控制桩离基槽外边线的距离可根据施工场地的条件来定,一般条件下,轴线控制桩离基槽外边线的距离可取2~4 m并使其位于易于保存的地方,且用木桩作点位标志,桩上钉小钉,并用水泥砂浆或混凝土加固。

图7-16 轴线控制桩

3.撒出开挖边线

如图7-17所示,基础开挖边线宽度为2D,则:

式中:B——基础底部宽度,由基础剖面图查取;

   h——基础深度;

   m——边坡坡度。

根据上式计算结果,在地面上以轴线为中心,向两侧各量距离D,拉线并撒上白灰,即为开挖边线。

图7-17 基础开挖断面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