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Cf/SiC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钎焊技术优化

Cf/SiC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钎焊技术优化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钎料 采用Ag-Cu-Ti钎料钎焊Cf/SiC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钎焊工艺Cf/SiC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是采用三维编织方法制成,采用厚度为50μm的Ag-Cu-Ti钎料,母材采用砂布打磨后,同钎料一起在丙酮中进行超声波清洗。接头组织 图3-5为在上述钎焊条件下采用Ag-35.5Cu-1.8Ti钎料钎焊Cf/SiC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得到的接头组织及各种合金元素的面分布。

Cf/SiC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钎焊技术优化

Cf/SiC增强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的高温结构材料,它在断裂过程中通过裂纹偏转、纤维断裂和纤维拔出等吸收能量,即增强了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又保持了SiC陶瓷良好的高温性能。这种复合材料已经成为航空、航天和能源领域具有潜力的高温结构材料。其连接方法主要是钎焊。Cf/SiC增强复合材料与通常的陶瓷材料不同,它的空隙率高(体积分数16%),且由碳纤维和SiC组成,钎焊接头界面成为陶瓷/钎料、纤维/钎料的结合,因此其润湿行为和连接机理更为复杂。

(1)钎料 采用Ag-Cu-Ti钎料钎焊Cf/SiC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

(2)钎焊工艺Cf/SiC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是采用三维编织方法制成,采用厚度为50μm的Ag-Cu-Ti钎料,母材采用砂布打磨后,同钎料一起在丙酮中进行超声波清洗。

在5.0×10-3Pa的真空度下,加热速度10℃/min,钎焊温度880℃,保温时间10min,降温速度5℃/min以缓解接头热应力

(3)接头组织 图3-5为在上述钎焊条件下采用Ag-35.5Cu-1.8Ti钎料钎焊Cf/SiC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得到的接头组织及各种合金元素的面分布。图3-5a为接头的纤维组织,可以看到,在钎料与母材的交界处形成了灰色的反应层(图3-5a中‘1’),而钎缝主要为亮白色基体组织以及弥散分布的浅灰色块状组织组成,整体呈现出共晶组织形貌。各元素面分布图表明:钛主要分布在钎缝周围的界面反应区内(图3-5b),钎缝内部基本上没有了钛,为Ag-Cu二元组织特征;Ag主要分布在钎缝的亮白色基体组织中(图3-5c);而Cu则主要分布在钎缝的浅灰色基体组织中(图3-5d);C和Si在钎缝中分布不明显(图3-5e、f)。这说明在这种钎焊条件下,Ti的扩散最剧烈,而C和Si扩散缓慢,钎缝基体变为了Ag-Cu二元组织。

978-7-111-36236-4-Chapter03-24.jpg

图3-5 采用Ag-35.5Cu-1.8Ti钎料钎焊Cf/SiC得到的接头纤维组织及各种合金元素的面分布

采用Ag-27.4Cu-4.4Ti钎料钎焊Cf/SiC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得到的接头组织及各种合金元素的面分布在图3-6中给出。可以看到,钎缝组织更均匀(图3-6a);钎缝基体组织中的浅灰色组织(图3-6a中‘5’)的共晶特征更为明显,钎料与母材的界面基本平直,在界面处形成了灰色的扩散反应层(图3-6a中‘4’)。这些反应说明钛主要富集于反应层。

表3-17为采用Ag-Cu-Ti钎料钎焊Cf/SiC接头特征区各种元素含量,结合图3-7所示的Ag-27.4Cu-4.4Ti钎料钎焊Cf/SiC的衍射图谱,可以看出,在这种条件下,只形成了TiC反应物。(www.xing528.com)

978-7-111-36236-4-Chapter03-25.jpg

图3-6 采用Ag-27.4Cu-4.4Ti钎料钎焊Cf/SiC得到的接头纤维组织及各种合金元素的面分布

表3-17 采用Ag-Cu-Ti钎料钎焊Cf/SiC接头 特征区各种元素含量 (质量分数,%)

978-7-111-36236-4-Chapter03-26.jpg

978-7-111-36236-4-Chapter03-27.jpg

图3-7 采用Ag-27.4Cu-4.4Ti钎料钎焊Cf/SiC的X射线衍射图

(4)接头力学性能 采用Ag-35.5Cu-1.8Ti和Ag-27.4Cu-4.4Ti钎料钎焊Cf/SiC的接头三点弯曲强度分别为(111.6~153.4)/132.5和(153.1~165.8)/159.5。后者明显高于前者。这是由于:两种钎料中钛含量相差较大(约2.5倍),这将影响钎料与母材界面的反应程度,当然也就影响到它们之间的结合程度;其次,两种钎料铜和银含量的差异,研究表明,在相同钛含量的情况下,Ag-5Ti钎焊SiC陶瓷时,接头四点弯曲的强度(159~178MPa)远远大于Cu-5Ti钎焊SiC陶瓷的四点弯曲的强度(86MPa),约高出1倍左右。究其原因,是Ag和Cu对Ti的活性具有不同的影响所致:Ti的活性随着Ag含量的增加而提高;Ti的活性随着Cu含量的增加而下降。Ag和Ti之间存在较大的排斥作用,其相互作用参数为32.8kJ/mol;Cu和Ti之间存在强烈的吸引作用,其相互作用参数为-16.14kJ/mol。对于Ti含量相同,而Cu含量不同的Ag-Cu-Ti钎料,随着Cu含量的降低,钎料对于氧化铝陶瓷的润湿角也有降低的趋势。在上面两种Ag-Cu-Ti钎料中,一种钎料中Ti含量高,Cu含量低,当然Ti含量高Cu含量低的钎料(Ag-27.4Cu-4.4Ti)的润湿性就要好于另一种钎料(Ag-35.5Cu-1.8Ti)。当然Ag-27.4Cu-4.4Ti钎料接头的强度就高。再次,Ti含量较高时,Ti的强化效果也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