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阻器、电感器、电容器的快速检测技巧

电阻器、电感器、电容器的快速检测技巧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3.1碳膜电阻图3.2数字式万用表2.电感器的检测检测电感器好坏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图3.3滤波电感观察法首先进行外观检查,看线圈有无松散,引脚有无折断、生锈现象。根据测出的电阻值大小进行判别,若测得电阻值为零,则说明被测电感器内部存在短路性故障;若被测电感器直流电阻的大小与骨架、导体结构有直接关系,只要能测出电阻值,则基本上认为被测电感器是正常的。电解电容器的检测最主要的是容量和漏电流的测量。

电阻器、电感器、电容器的快速检测技巧

电子元件的测试(电阻、电容、电感)

1.电阻器的检测

检测电阻器(图3.1)的好坏可使用万用表(图3.2)。 具体方法如下:首先将挡位置于电阻挡,然后根据被测电阻器标称的大小选择量程,将两表笔(不分正负)分别接电阻器的两端引脚,表针应指在相应的阻值刻度上,如果表针不动和指示不稳定或指示值与电阻器上的标示值相差很大,则说明该电阻器已损坏。

注意:测量电阻时,不能带电测量;测量单个电阻时,不能在线测量。

图3.1 碳膜电阻

图3.2 数字式万用表

2.电感器的检测

检测电感器(图3.3)好坏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

图3.3 滤波电感

(1)观察法

首先进行外观检查,看线圈有无松散,引脚有无折断、生锈现象。电感器的外部损坏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引脚断裂;另一种是贴片式电感器,有时还会出现龟裂和外封固层破裂现象,这些现象可以直观进行判断。

(2)万用表检测法

将万用表置于“R×1”挡,红、黑两表笔各接电感器的任一引出端,此时指针应向右摆动。根据测出的电阻值大小进行判别,若测得电阻值为零,则说明被测电感器内部存在短路性故障;若被测电感器直流电阻的大小与骨架、导体结构有直接关系,只要能测出电阻值,则基本上认为被测电感器是正常的。(www.xing528.com)

对于有金属屏蔽罩的电感器线圈,还需检查它的线圈与屏蔽罩间是否短路;对于有磁芯的可调电感器,螺纹配合要好。

3.电容器的检测

对于常见的电容器(图3.4)有以下3 种检测方式。

(1)电解电容器的检测

最主要的是容量和漏电流的测量。 如正、负极标志脱落,还应进行极性判别。 用万用表测量电解电容的漏电流时,可用万用表电阻挡测电阻的方法,量程可以用估测的方法选择。估测1 000 pF 以上的皮法级电容的容量,大小用R×10 kΩ 挡。 1 000 pF 或稍大一点的电容,只要表针稍有摆动,即可认为容量够了。 万用表的黑表笔接电容器的“ +”极,红表笔接电容器的“ -”极,此时表针迅速向右摆动,然后慢慢退回,待指针不动时,其指示的电阻值越大表示电容器的漏电流越小;若指针根本不向右摆,说明电容器内部已断路或电解质已干涸而失去容量。

(2)对中、小容量电容器的测试

无正、负极之分,绝缘电阻很大,因此漏电流很小。 若用万用表的电阻挡直接测量其绝缘电阻,则表针摆动范围极小不易观察,用此法主要是检查电容器的断路情况。

对于0.01 μF 以上的电容器,必须根据容量的大小,分别选择万用表的合适量程,才能正确加以判断。

如测300 μF 以上的电容器可选择“R×10k”或“R×1k”挡;

测0.47 ~10 μF 的电容器可用“R×1k”挡;

测0.01 ~0.47 μF 的电容器可用“R×10k”挡等。

图3.4 常见的电容器

具体方法是:用两表笔分别接触电容的两根引线(注意双手不能同时接触电容器的两极),若表针不动,将表针对调再测,仍不动说明电容器断路。

对于0.01 μF 以下的电容器不能用万用表的欧姆挡判断其是否断路,只能用其他仪表(如Q 表)进行鉴别。

(3)对可变电容的测试

主要是测量是否发生碰片(短接)现象。 选择万用表的电阻(R×1)挡,将表笔分别接在可变电容器的动片和定片的连接片上。 旋转电容器动片至某一位置时,若发现有直通(即表针指零)现象,说明可变电容器的动片和定片之间有碰片现象,应予以排除后再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