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轴中心距和轴线平行度的方法

提高轴中心距和轴线平行度的方法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设计者应对中心距a和轴线的平行度两项偏差选择适当的公差。表10-24 中心距极限偏差±fa值 注:齿轮精度等级为其第Ⅱ公差组精度等级。由于轴线平行度偏差与其向量的方向有关,所以规定有“轴线平面内的偏差”fΣδ“垂直平面上的偏差”fΣβ,如图10-13所示。轴线平行度公差的最大推荐值如下:1)轴线平面内的轴线平行度公差的最大推荐值为fΣβ=2fΣβ 2)垂直平面上的轴线平行度公差的最大推荐值为

提高轴中心距和轴线平行度的方法

设计者应对中心距a和轴线的平行度两项偏差选择适当的公差。公差值的选择应按其使用要求能保证相啮合轮齿间的侧隙和齿长方向正确接触。

1.轴中心距

中心距公差是指设计者规定的允许偏差,公称中心距是在考虑了最小侧隙及两齿轮的齿顶和其相啮合的非渐开线齿廓齿根部分的干涉后确定的。

当齿轮只是单向承载运转面不经常反转时,最大侧隙的控制不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此时中心距允许偏差主要取决于对重合度的考虑。

在控制运动用的齿轮中,其侧隙必须控制;若轮齿上的负载时常反向时,对中心距的公差必须很仔细地考虑下列因素:

1)轴、箱体和轴承的偏斜。

2)由于箱体的偏差和轴承的间隙导致齿轮轴线的不一致。

3)由于箱体的偏差和轴承的间隙导致齿轮轴线的位移和倾斜。

4)安装误差。

5)轴承跳动。

6)温度的影响(随箱体和齿轮零件间的温度、中心距和材料不同而变化)。

7)旋转件的离心伸胀。

8)其他因素,例如润滑剂污染的允许程度及非金属齿轮材料的熔胀。

GB/Z 18620.3—2008没有推荐中心距公差,设计者可以借鉴某些成熟产品的设计经验来确定中心距公差,也可参照表10-24中的齿轮副中心距极限偏差数值。

表10-24 中心距极限偏差±fa值 (单位:μm)

978-7-111-36079-7-Chapter10-59.jpg(www.xing528.com)

注:齿轮精度等级为其第Ⅱ公差组精度等级。

2.轴线平行度

GB/Z 18602.3—2008对轴线平行度提供了推荐数值,该数值不应认为是严格的质量准则,而是对钢制或铁制的齿轮在商订相互的协议时,作为一个指导。

由于轴线平行度偏差与其向量的方向有关,所以规定有“轴线平面内的偏差”fΣδ“垂直平面上的偏差”fΣβ,如图10-13所示。

轴线平面内的偏差fΣδ是在两轴线的公共平面上测量的。该公共平面是用两轴的轴承跨距中较长的一个L和另一根轴上的一个轴承来确定的。“垂直平面上的偏差”fΣβ是在与轴线公共平面相垂直的“交错轴平面”上测量的。

978-7-111-36079-7-Chapter10-60.jpg

图10-13 轴线平行度偏差

每项平行度偏差是以与有关轴轴承间距L(“轴承中间距”L)相关连的值表示。

轴线平面内的轴线偏差将影响螺旋线啮合偏差,它的影响是工作压力角的正弦函数,而垂直平面上的轴线偏差的影响是工作压力角的余弦函数。可见,垂直平面上的偏差所导致的啮合偏差将比同样大小的轴线平面内偏差导致的啮合偏差大2~3倍。

轴线平行度公差的最大推荐值如下:

1)轴线平面内的轴线平行度公差的最大推荐值为

fΣβ=2fΣβ (10-1)

2)垂直平面上的轴线平行度公差的最大推荐值为

978-7-111-36079-7-Chapter10-61.jp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