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检测轴对轴的轴线同轴度误差?

如何检测轴对轴的轴线同轴度误差?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检测时,将被测零件2放到圆度仪工作台上,通过圆度仪测杆1调整被测零件安放位置,使基准轴线与圆度仪回转轴线同轴。然后求出被测要素各横截面的圆心到基准轴线的距离,取其中最大距离的两倍,作为该零件的同轴度误差。如图384所示,给出右侧圆柱面轴线对基准轴线B的同轴度公差。

如何检测轴对轴的轴线同轴度误差?

轴对轴的轴线间同轴度公差要求,是指被测要素与基准要素均为外圆表面轴线,其检测时均以其外圆表面体现基准要素和被测要素。常用检测方法有:

(1)圆度仪法 用圆度仪测得两轴的实际轴线,通过数据处理求得其同轴度误差。

如图383所示,给出右端轴的轴线对基准轴线A的同轴度公差。检测时,将被测零件2放到圆度仪工作台上,通过圆度仪测杆1调整被测零件安放位置,使基准轴线与圆度仪回转轴线同轴。然后分别测量被测零件的基准要素和被测要素实际圆柱面上若干个横截面,并记录各横截面的轮廓图形。

978-7-111-56873-5-Chapter15-3.jpg

图383 圆度仪法检测同轴度误差

1—圆度仪测杆 2—被测零件

根据各测量横截面测得的实际轮廓,找出各横截面的圆心,依次连接各圆心求得实际轴线。由基准实际轴线按最小条件要求确定其基准轴线。然后求出被测要素各横截面的圆心到基准轴线的距离,取其中最大距离的两倍,作为该零件的同轴度误差。

按照零件的功能要求,也可对轴类零件用最小外接圆柱面(对孔类零件用最大内切圆柱面)的轴线,求出同轴度误差。

(2)指示器法 用指示器测得被测表面相对基准轴线的径向圆跳动量,求得同轴度误差。

如图384所示,给出右侧圆柱面轴线对基准轴线B的同轴度公差。检测时,将被测零件的基准圆柱面放在V形块4上,用以体现基准轴线。轴的一端由轴向支承5做轴向定位。使零件在V形槽内转动,用指示器2分别测量被测圆柱表面若干个截面上的径向圆跳动量,测得各截面上最大与最小示值之差,取其中最大差值作为该零件的同轴度误差。

978-7-111-56873-5-Chapter15-4.jpg(www.xing528.com)

图384 指示器法测量同轴度误差(一)

1—被测零件 2—指示器 3—平台 4—V形块 5—轴向支承

又如图385所示,以圆锥表面的轴线B作为基准要素,给出了同轴度公差。检测时,应先做一专用轴套1,该轴套锥孔轴线与外圆柱面轴线具有较高的同轴度精度,将轴套内孔与基准圆锥面紧密配合,由此基准轴线B可由轴套外圆轴线来体现,即将轴套外圆柱面置于V形块上,按图384所示相同方法,测出该零件的同轴度误差。

978-7-111-56873-5-Chapter15-5.jpg

图385 指示器法测量同轴度误差(二)

1—专用轴套 2—被测零件 3—指示器 4—平板 5—V形块

978-7-111-56873-5-Chapter15-6.jpg

图386 影像法检测同轴度误差

1—锥套 2—被测零件 3—显微镜 4—平顶尖

(3)影像法 用测量显微镜测出被测要素外形轮廓相对基准轴线变动量,测得同轴度误差。如图386所示,给出右侧圆锥体轴线对左侧基准圆锥体轴线B的同轴度公差(图386a)。测量时,将锥套1固定在回转轴上,把被测零件2的基准圆锥面装入锥套内,使其紧密配合,并用平顶尖4做轴向定位(图386b)。然后将被测圆锥表面移至显微镜3下,使显微镜的米字线上一条线与被测要素的一素线重合(图386c)。转动被测零件,测得圆锥素线沿米字线径向变动量,取其中最大与最小变动量之差,作为该零件同轴度误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