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有效屏蔽、隔离和干扰抑制?

如何有效屏蔽、隔离和干扰抑制?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抗干扰措施主要有屏蔽、隔离及电路措施。1)屏蔽屏蔽包括电场屏蔽、电磁屏蔽和磁屏蔽。电场屏蔽是为了防止电场间的相互影响,将导电性能良好的屏蔽层与大地相连接,隔离两部分电力线,达到防止干扰的目的。图1.41电磁屏蔽的原理图电磁屏蔽层妥善接地后,将具有电场屏蔽和电磁屏蔽两种功能。在现场测试中,根据噪声源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屏蔽措施,其中,对传感器输出信号线的屏蔽和保护方法是尽量采用专用的同轴电缆。

如何有效屏蔽、隔离和干扰抑制?

传感器可看成一个复杂的输入系统,如图1.40所示。除了主输入端输入的被测量信号x(t)外,许多外界影响因素x1(t),x2(t),…,xn(t)通过辅助输入端也作用在传感器上,这样,就使传感器输出端信号y(t)的测量误差增大。

图1.40 外界因素对传感器的作用

为了减小误差,就要削弱或消除外界影响因素对传感器的作用,方法可归纳为两种:从传感器的角度,要减小传感器对影响因素的灵敏度;从外界影响因素的角度,要降低它对传感器的实际作用功率。我们所采取的各种抗干扰措施都是基于这两种思路。

抗干扰措施主要有屏蔽、隔离及电路措施。

1)屏 蔽

屏蔽包括电场屏蔽、电磁屏蔽和磁屏蔽。

电场屏蔽是为了防止电场间的相互影响,将导电性能良好的屏蔽层(导电板、网)与大地相连接,隔离两部分电力线,达到防止干扰的目的。例如,低噪声同轴电缆,在使用时需将其屏蔽金属网接地,以实现电场屏蔽的作用。

电磁屏蔽是为防止高频外磁场的干扰,将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作为屏蔽层,利用楞次定律,即高频干扰电磁场在屏蔽金属层内产生涡流,涡流磁场将抵消原高频干扰磁场的影响,如图1.41所示。

图1.41 电磁屏蔽的原理图

电磁屏蔽层妥善接地后,将具有电场屏蔽和电磁屏蔽两种功能。

磁屏蔽是采用高导磁材料作屏蔽层,将干扰磁力线限制在很小的屏蔽体内部,以避免干扰磁力线对其他部分的影响。磁屏蔽层妥善接地后,亦具有电屏蔽的功能。

在现场测试中,根据噪声源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屏蔽措施,其中,对传感器输出信号线的屏蔽和保护方法是尽量采用专用的同轴电缆。(www.xing528.com)

2)隔 离

由于传感器是感受非电量的器件,所以,应该考虑与被测量有关的一些影响因素,如温度、湿度、机械振动、气压、声压、辐射、气流等。为此,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以减小这些外界因素的影响。这些措施包括隔热、隔振、密封等。

3)电路措施

为抑制噪声干扰而采取的电路措施很多,如选用合适的滤波器剔除噪声,另外,还有加去耦滤波器和“单点”接地等措施。

当用同一电源驱动两个以上有独立功能的电路时,必须对各电路配上去耦滤波器,用以分离电路仪器,这是防噪声不可缺少的技术。去耦滤波器一般采用RC电路,如图1.42所示。

图1.42 去耦滤波器

因为传感器测试系统的信号一般不超过100 kHz,所以采用“单点”接地法可消除公共阻抗耦合的干扰。“单点”接地是指,将测量系统的各种地线连接在一起,并且只在一点接地。测量装置的地线主要有:

①信号地线,即测试系统的信号零电位线;

②信号源地线,即传感器的零信号电位基准线;

③交流供电电源地线;

④机架、机壳屏蔽层保护接地线

在使用中,应将这四种地线分别引出,连接在一起,在一点接地。

为保证测试系统不受共模干扰,应将传感器“浮地”。因为传感器金属外壳一般多与信号接地端相连,也与传输线的外屏蔽金属层相连,若不对传感器采取绝缘措施,将成为引入噪声的主要来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