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降水平衡分析:影响和解析

降水平衡分析:影响和解析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降水平衡分析是研究生态需水与水资源的对比关系,了解现状生态需水与水资源的对比关系有助于明确区域内生态环境的质量、降水量与水资源之间的关系,为准确量化生态环境建设所需生态需水量与水资源量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表6.9降水消耗性生态需水量与降水资源量平衡关系表由表6.9可以看出,山西省降水资源量的20%~30%用于消耗性生态用水中。

降水平衡分析:影响和解析

降水平衡分析是研究生态需水与水资源的对比关系,了解现状生态需水与水资源的对比关系有助于明确区域内生态环境的质量、降水量与水资源之间的关系,为准确量化生态环境建设所需生态需水量与水资源量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

根据以上基本情况得到现状生态用水量与以降水资源为基础的水资源平衡关系式

式中 Wp——区域多年平均降水资源量;

W——区域多年平均入境水量;

W——区域多年平均出境水量;

WR——区域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

WG——区域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

WE——区域多年平均总蒸发量;(www.xing528.com)

ΔW——区域多年平均蓄水量的变化量。

对于多年平均而言,此项可忽略,即ΔW=0。将上述值代入式(6.3)后,可得到山西省总的2010年、2015年蒸发量WE为671.35亿m3,其中预计2010年、2015年消耗性生态需水量分别为156.17亿m3、239.40亿m3,分别占蒸散总量的23.26%、35.65%,173.79亿m3为农作物降水消耗水量,应视为有效蒸发;其余数量2010年、2015年分别为341.39亿m3、258.16亿m3的降水资源量用于土壤蒸发、水域蒸发的消耗,对于生态用水来说可谓无效蒸发。

表6.9 降水消耗性生态需水量与降水资源量平衡关系表

由表6.9可以看出,山西省降水资源量的20%~30%用于消耗性生态用水中。无效蒸发比重有所下降,所以通过山区森林植被建设、平原绿化造林、草地建设及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可将无效降水转化为消耗性生态需水。但这种转化是否能够实现仍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无效消耗水量能否转化为消耗性生态用水是极为关键,如森林植被增加了,蒸腾增加了,但林下无效蒸发减小了,如果蒸发的减少不能弥补蒸腾的增加,势必出现土壤贮水量的减少,而加深干土层。有关这方面的因素还有待以后进一步研究。

总之,从山西省生态建设规划入手进行的生态需水分析表明:规划生态用水将使6%~15%左右的无效蒸发转化为生态用水,或者说产生生物产量。降水资源有效利用提高了。但消耗性生态用水量的增加是否通过“四水”转化影响河川径流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