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析死点位置的应用与特性

解析死点位置的应用与特性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从动件会出现卡死或正反转运动不确定现象。在生产或日常生活中,有时也常利用死点位置的特点来实现某些要求。撤去外力F之后,工件加在杆1上的反作用力T起作用,构件1为主动件,从动件3处于死点位置。如图3-33所示为飞机起落架处于放下机轮的位置,此时连杆BC与连架杆CD成一直线,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故机轮着地时产生的冲击力不会使连架杆CD反转,从而保持着支撑状态。

解析死点位置的应用与特性

如图3-27所示的曲柄摇杆机构,如以摇杆3为原动件,曲柄1为从动件,则当摇杆摆到极限位置C1D和C2D时,连杆2与曲柄1共线,这时传动角γ=0°,有效驱动力为零,从动曲柄不能转动。此刻机构的这种位置称为死点位置。

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从动件会出现卡死或正反转运动不确定现象。如图3-31所示缝纫机的踏板机构,踏板1(原动件)往复摆动,通过连杆2驱使曲柄3整周转动,由于存在死点位置,缝纫机有时会出现踏不动或倒车现象。使机构顺利通过死点位置的方法是:①对从动曲柄施加外力(如缝纫机开始运转前用手转动一下飞轮);②利用飞轮及从动件自身的惯性作用(图3-31);③采用联动的两相同机构错位排列,使机构死点位置相互错开,如图3-8所示的机车车轮联动机构,就是由两组曲柄滑块机构EFG与E'F'G'组成的,而两者的曲柄位置相互错开90°。

在生产或日常生活中,有时也常利用死点位置的特点来实现某些要求。如图3-32所示的连杆式快速夹具,当工件被夹紧时,连杆BC与连架杆CD成一直线。撤去外力F之后,工件加在杆1上的反作用力T起作用,构件1为主动件,从动件3处于死点位置。无论反作用力T多大,也不会使工件松脱。当需要取出工件时,必须向上扳动手柄3,才能松开夹具。如图3-33所示为飞机起落架处于放下机轮的位置,此时连杆BC与连架杆CD成一直线,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故机轮着地时产生的冲击力不会使连架杆CD反转,从而保持着支撑状态。

图3-31 缝纫机的踏板机构(www.xing528.com)

图3-32 夹紧机构

图3-33 飞机起落架机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