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染料、纤维和水的相互作用:第二章优化

染料、纤维和水的相互作用:第二章优化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决定染料上染的关键是染料分子与纤维分子间的作用力。在溶胀的亲水性纤维孔道中,还存在染料分子与纤维分子之间、染料分子与染料分子之间、染料分子与水分子之间、染料分子与染色助剂分子间作用力。染料从染液中转移到纤维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分子间力的拆散、新的分子间力的建立。

染料、纤维和水的相互作用:第二章优化

纺织品染色是一种古老的工艺,如第一章所述,我国和印度、埃及早在史前就有天然染料(natural dyes)染色的纺织品,1856年以后英国德国等开始合成染料的染色,逐渐被推广到世界各国。

染色过程的研究开始得较晚,据文献记载,第一位科学地描述染色过程的是罗伯特·波伊尔(Robert Boyle)(1664年)。到19世纪40年代,沃特·奎姆(Walter Crum)对染色中的化学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应用到工业生产中,但这方面研究非常有限。直到帕金(W.H.Perkin)发明合成染料以后,人们了解了染料结构,才真正开始对染色过程中的化学问题和物理现象进行全面的研究,提出相关的染色理论。

我们先做个实验:把一束棉纤维浸入一定温度的直接染料水溶液中,可以观察到染液中的染料从水中转移到纤维上,水中染料逐渐减少。保持一段时间,纤维上颜色和水中的染料不再变化。在任何时间取出纤维,即使拧干,水分可以去除,但染料仍留在纤维上,说明该染料和纤维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染色就是染料结合在纤维上的过程。一个理想的染色过程,应该使纤维得到均匀的颜色,同时具有一定的染色牢度。

染色过程是在染料、被染物(纤维或织物)构成的染色体系中完成的。在以水为介质的染色体系中,染料分子、纤维分子、水分子间存在分子间相互作用,有染色助剂存在的体系中,又增加了染料分子、纤维分子、水分子与染色助剂分子间相互作用(图2-1)。但决定染料上染的关键是染料分子与纤维分子间的作用力。

染液中,染料分子之间、染料分子与水分子、染色助剂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水分子之间、水分子与染色助剂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染色助剂分子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力,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染色溶液。在染料上染纤维时,染料分子与纤维分子之间作用力是染料上染的主要原因,同时存在的还有纤维分子之间、纤维分子与水分子、染色助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在溶胀的亲水性纤维孔道中,还存在染料分子与纤维分子之间、染料分子与染料分子之间、染料分子与水分子之间、染料分子与染色助剂分子间作用力。(www.xing528.com)

染料从染液中转移到纤维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分子间力的拆散、新的分子间力的建立。最关键的是纤维分子与染料分子间作用力的建立,在多分子层吸附时还存在染料分子之间作用力的建立。被拆散的一是染料分子与水分子、助剂分子间的作用力,二是纤维分子与水分子、助剂分子间的作用力,三是染料分子与染料分子之间、纤维分子与纤维分子之间作用力。在分子间力的拆散和重建过程中,染色体系的染色热、染色熵也发生变化,具体见第三章。

本章将论述上染过程及相关术语,染料上染纤维时各种分子间作用力形式,运用超分子化学解释染料在溶液中的状态、染料上染纤维的组装过程及存在的状态。

图2-1 染色体系中的分子间作用力

1—纤维—染料间作用 2—染料在纤维中扩散 3—染料—染料间作用(缔合) 4—染料—助剂间作用 5—助剂—助剂间作用(缔合、胶束) 6—助剂—纤维间作用 7—助剂在纤维中扩散 8—染料—水间作用(水合) 9—水—水间作用(缔合) 10—纤维—水间作用(水合) 11—水在纤维中扩散 12—水—助剂间作用(水合)13—酸—染料间作用 14—酸—纤维间作用 15—酸在纤维中扩散 16—酸—助剂间作用 17—盐—助剂间作用18—盐—染料间作用 19—盐—纤维间作用 20—盐在纤维中扩散 21—纤维—纤维间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