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伪彩色合成方法简介

伪彩色合成方法简介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伪彩色合成是指把没有颜色的地物,用指定颜色表示出来,达到较好的目视效果。刚才讲到,伪彩色合成是把单波段灰度图像中的不同灰度转换为彩色,然后进行彩色图像的显示。总之,在伪彩色合成中,赋予的彩色是人为设定的,与地物的真实颜色没有关系,因此称为伪彩色。在遥感影像中,如果颜色的分级与地物光谱特性的差异对应起来,可以较准确地区分出地物类别。因此,对遥感影像的赋色问题,需要掌握好不同地物的光谱特性。

伪彩色合成方法简介

伪彩色合成是指把没有颜色的地物,用指定颜色表示出来,达到较好的目视效果。这种方法经常用于将单波段灰度图像转变为彩色图像。

例如不同区域的温度图,温度本身并没有颜色,但人们习惯用大红色表示温度高的区域,而浅红色表示温度低的区域。这样图像依赖模拟出的颜色,给人一种逼真感。因此彩色合成也被称为彩色增强。

刚才讲到,伪彩色合成是把单波段灰度图像中的不同灰度转换为彩色,然后进行彩色图像的显示。那么如何将不同灰度转化为彩色呢?一般使用密度分割法来实现。

密度分割法是对单波段遥感图像按灰度分级,对每级赋予不同的色彩(或者同一色彩,不同饱和度),使之变为一幅彩色图像。例如:中国政区图,对每一个省赋予不同的颜色,等温线图、等高线图赋予相同的色彩、不同的饱和度。(www.xing528.com)

下面以等温线图为例说明如何使用密度分割法。第一步,先把单波段图像的灰度范围划分成不同级别,例如8级,这样灰度范围为0~31为1级;灰度范围为32~63为2级,……,224~255为8级,然后赋予每一级别不同的红色,这样就生成一幅彩色图像。这样在很红色区域表示该区域温度很高,给人一种提醒、警示的作用。

总之,在伪彩色合成中,赋予的彩色是人为设定的,与地物的真实颜色没有关系,因此称为伪彩色。

经过密度分割后,图像的可分辨力得到明显提高。在遥感影像中,如果颜色的分级与地物光谱特性的差异对应起来,可以较准确地区分出地物类别。因此,对遥感影像的赋色问题,需要掌握好不同地物的光谱特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