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磁波屏蔽层的分析介绍,

电磁波屏蔽层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主要介绍电磁波屏蔽性能。电磁屏蔽是用屏蔽层,通过反射、吸收和层内反射的作用达到屏蔽目的的。由此可知,当屏蔽层材料的t、μ、σ值大及电磁波f值大时,则屏蔽效果好。

电磁波屏蔽层的分析介绍,

电磁波现在已被广泛地用于各种场合,为人类提供了各种便利,但电磁波的干扰(EMI)也给人类带来了很多麻烦,已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公害,因此国内外有关组织都制定了一系列限制电磁波干扰的法规和标准,如凡屏蔽电磁波不达标准的产品一律不准出厂或进口等。表4-14所列为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FCC法规和国际无线电抗干扰特别委员会的CISPR标准关于辐射干扰场强的极限值。

电磁屏蔽可分为三类:静电屏蔽用于防止静电作用,常把屏蔽体接地线;磁屏蔽主要用于低磁时屏蔽磁波干扰,常用高磁导率材料来防止感应磁力线干扰;电磁波屏蔽主要用在高频场合,通常用于屏蔽在103~1010Hz频率范围时产生的射频及声频带的电磁波干扰。本节主要介绍电磁波屏蔽性能。

1.电磁屏蔽机理

防止电磁波干扰的方法是将电磁波干扰源屏蔽隔离起来,传统的方法是采用导电、导磁的金属罩壳将被干扰的物品屏蔽保护起来,以阻止电磁波侵扰。另一种方法是将发生电磁波干扰源的物品屏蔽起来,将电磁波限制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并使其在传导过程中逐渐地转化为热能或消耗在各种阻抗(如空气波阻抗)中,最终使其衰减,达到屏蔽保护的效果。

传统的屏蔽方法常用导电、导磁的金属材料制作屏蔽罩壳类零件将屏蔽物品包覆起来,但随着塑料应用的日益广泛,许多金属制品已被塑料制品替代,而塑料多为绝缘体,几乎没有吸收或反射电磁波的能力,因此人们开发了一系列具有电导和磁导性能的电磁屏蔽塑料。

电磁波是由高频电场导生的感应磁场,再由磁场导生感应电场,如此更迭而形成不断向前传播的辐射波,它不断地作用于周围物体上形成干扰。电磁屏蔽是用屏蔽层,通过反射、吸收和层内反射的作用达到屏蔽目的的。

屏蔽过程的示意如图4-9所示,厚度为t的屏蔽层,当电磁波场源在左侧向屏蔽体发射电磁波p到达界面A时,因空气与屏蔽体两者介质不同,所以发射波p分解为反射波2被反射回去,另一部成为射入波1射入屏蔽体内,在它向B方面传送时,因屏蔽体中分子、磁阻,电阻等阻力导致它在传送过程中一部分能量转换成热能而消耗,当另一部电磁波到B面时又因上述同样原因被分解为反射波2及一部分射出B界面的射出波3,反射波在返回途中又消耗能量转成热能,到A界面时又分解为射出波3和反射波2,在它向B界面行进中又被消耗衰减转化为热能,经多次折返后,直至波能耗尽达到衰减和屏蔽的目的。整个屏蔽过程是由A界面反射、屏蔽层吸收和B界面反射三部分组成。通常,当有足够厚度的屏蔽层时,只要第一次屏蔽能吸收10dB(A)以上,则后面的折返屏蔽作用就可略而不计了。所以要求屏蔽材料必须具备一定水平的电导率及磁导率。屏蔽塑料的体积电阻率必须在10-1~103Ω·cm,单位面积表面电阻率在0.5Ω以下。目前,除了直接用导电塑料外,大多数是用常规塑料填充了炭黑石墨碳纤维、金属纤维或粉末等的改性塑料。

4-14 FCCCISPR辐射干扰场强的极限值

978-7-111-40195-7-Chapter04-34.jpg

978-7-111-40195-7-Chapter04-35.jpg

图4-9 电磁波屏蔽过程

1—射入波 2—反射波 3—射出波

2.电磁屏蔽性能指标

电磁波干扰属于噪声干扰,故屏蔽效果可用dB(分贝)值来度量。评定电磁屏蔽性能的指标称为电磁屏蔽效果A,其定义为干扰源场强(电场为E,磁场为H)屏蔽前后的场强之比,表达式为

A=E/E′或H/H

由于A的范围很宽,为了便于表示,采用dB或Nep(奈比)为计量单位,其一般式为

978-7-111-40195-7-Chapter04-36.jpg

即有 AN=0.115AdBAdB=8.686AN式中HH′及EE′分别是屏蔽前后的磁场、电场强度

AdB常为无线电通信所用指标,AN为有线通信所用指标。按屏蔽效果可分为四级:低屏蔽级AdB为10~30dB、中级AdB为30~60dB,良好级AdB为60~90dB、优良级AdB>90dB。目前塑料最高的AdB可达80dB,一般电气设备的AdB应>30dB。还有一些标准规定,电子设备在30~1000MHz范围内,最小AdB为35~40dB,则材料体积电阻率要低于10-2Ω·cm。

3.影响屏蔽效果的因素

影响AdB的因素很多,但从机理可知,AdB主要取决于吸收损耗和反射损耗,损耗大则效果好,因此可从这两方面分析其影响因素。(www.xing528.com)

(1)影响吸收损耗的因素 吸收耗损可用趋肤深度δ来度量,δ值是表示屏蔽层对电磁场的吸收能力,即电磁波透入屏蔽层的深度。电磁场强度是随着传播距离增大而减弱的。所以在一定的传播距离时,δ值越小表示材料的导电、导磁性好、吸收电磁波能力强,电磁波被屏蔽层吸收后造成的损耗越大,而且频率越高,吸收越大。

趋肤深度与电磁屏蔽效果等的关系可以通过下列关系式来表示

A=et

对数式为

978-7-111-40195-7-Chapter04-37.jpg

式中,A是吸收损耗导致的屏蔽效果或吸收损耗;t是屏蔽层厚度;δ是趋肤深度;f是电磁场频率;μσ分别是屏蔽层的磁导率和电导率。

由此可知,当屏蔽层材料的tμσ值大及电磁波f值大时,则屏蔽效果好。因f的绝对值远大于μσ的绝对值,故它对吸收损耗影响最大。当然,导致改变材料μσt值的各种环境因素,屏蔽层的结构设计因素,以及材料分子结构因素都会影响吸收损耗。

通过计算可知,当t≥1.15δ时,则AdB≥10dB,即可达到第一次屏蔽就吸收10dB以上的效果,所以在工程设计中将该t值认可为基本厚度。同时,通过计算还可知,如果用铜或银作屏蔽材料,则在f≥10MHz时,用0.1mm厚的铜片即可将电磁波降低到原来的1/100,在f≥100MHz时,用0.01~0.05mm厚的铜或银层即可达到屏蔽效果。这意味着在塑料绝缘制品上,只要通过电镀或涂覆方法在表面形成铜或银层,即可达到屏蔽效果。

(2)影响反射损耗的因素 电磁波从发射场射出到达屏蔽层外侧面,入射屏蔽层并透过屏蔽层再射出,在全路径中都要受到空气及屏蔽层材料的阻力,称其为波阻抗Z,其值为电磁波行程中,任一点电场强度与磁场强度之比,单位为Ω。波阻抗大小不仅与阻抗介质有关,还与发射场及屏蔽层之间距离有关。该距离称场距r

rλ/2π时称为远场,λ为波长,空气中波阻抗Z=377Ω。当rλ/2π时称为近场。

一般电子设备中的内部干扰,除了已判明为远场造成的外,都可按近场处理。近场的空气波阻抗与发射场场源有关,如果场源是高电位小电流元件,如偶极子天线,则近场主要是电场,如果是低电位大电流元件,如环形天线,电感元件,则近场主要是磁场。两种场源的电磁波在空气中的波阻抗不等,电场源的波阻抗是磁场源波阻抗的倒数,即Z=1/Z

电磁波的反射损耗与波阻抗有关,从图4-9可以看出,电磁波反射只发生在AB两个界面,由于ZZ,所以在A面电场反射大于磁场反射,B面磁场反射大于电场反射,两界面反射耗损之和即为屏蔽层总的反射损耗,即反射导致的屏蔽效果,其表示式为

978-7-111-40195-7-Chapter04-38.jpg

式中,R是反射损耗;Z0Zs分别是空气波阻抗和屏蔽层介质波阻抗。

波阻抗与场距r、频率f、磁导率μ、电导率σ有关。近场时电场反射率大于远场的,r越小反射损耗越大,且随f升高而下降;反之,近场的磁场反射率小于远场的,r越小反射损耗减小,但随频率的升高而增大,可以对高频率近磁场的屏蔽较困难。

综上所述,低频时吸收损耗小,反射损耗大,高频则反之,一般远场干扰较容易屏蔽。屏蔽效果与屏蔽制品的材料,结构、尺寸形状及附近有无其他金属壳体等因素有关。

目前,塑料制品的屏蔽材料可分为表层导电型、填充复合型和导电、导磁功能塑料等三类,前者是采用磁控溅射镀膜、电镀等工艺在制品表面镀(涂)屏蔽层;填充复合材料是采用PA6、PP、PC、ABS、MPPO、PPS等塑料填充石墨、碳纤维、金属丝(粉)等各种导电、导磁材料复合而成;功能塑料有聚噻吩、聚吡咯等导电、导磁高分子功能塑料(电导率在10~100S/cm)。

体积电阻率、电磁波频率与屏蔽效果的关系见表4-15。

4-15 体积电阻率电磁波频率屏蔽效果

978-7-111-40195-7-Chapter04-39.jp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