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药对环境和健康有害,为何农作物仍需使用?

农药对环境和健康有害,为何农作物仍需使用?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药即“杀害药剂”,是用于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生物药品。根据防治对象,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线虫剂、杀鼠剂、除草剂、脱叶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可以防治病虫害和调节植物生长,但是过量使用、滥用农药等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农药有毒但是仍然继续使用,是因为它存在一定益处,对农作物产量有帮助等,而且农药是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适应农业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

农药对环境和健康有害,为何农作物仍需使用?

农药即“杀害药剂”,是用于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生物药品。通常把用于卫生及改善有效成分物化性质的各种助剂也包括在内。根据防治对象,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线虫剂、杀鼠剂、除草剂、脱叶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可以防治病虫害和调节植物生长,但是过量使用、滥用农药等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农药有高毒、中毒、低毒之分,对环境、人畜等都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1.污染大气、水环境,间接危害人体健康

流失到环境中的农药通过蒸发、蒸腾,飘到大气之中,飘动的农药又被空气中的尘埃吸附住,并随风扩散,造成大气环境的污染。大气中的农药,通过降雨流入水里,从而造成水环境的污染,对人、畜,特别是水生生物,如鱼、虾等造成危害。人长期食用环境污染下长成的食材,毒素便会在体内累积,危害身体健康。

2.增强病菌、害虫对农药的抗药性

长时间使用同一种农药,最终会增强病菌、害虫的抗药性。以后对同种病菌、害虫的防治必须不断加大农药的用药量,不然无法达到消灭病菌、害虫的目的,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从而进一步增加我们的饮食风险。(www.xing528.com)

3.直接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约500种,其中大部分可以通过生物降解成为无害物质,剩余一小部分,如有机氯类农药,难以降解,成为残留性农药。残留性农药进入人体,会在心、肝、肾等组织中蓄积,直接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不必对农药残留过于担心,但是要保持一定的警惕,在购买、清洗、烹调时进行多方面的努力,以保证入口食物的安全性。

农药有毒但是仍然继续使用,是因为它存在一定益处,对农作物产量有帮助等,而且农药是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适应农业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要求,农药的分子设计、合成、加工、应用和管理的理论、技术等都在不断创新,尽量在降低危害的情况下,保证农作物的产量。

所谓农药防治就是化学防治,是植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手段,它的优点是简单、方便、见效快,只要用药准确、方法得当就能取得显著效果,对一些多发性、暴发性病虫草害,能迅速控制或压缩到经济指标之下,确保作物生长,获得增产增收。如果能把国家大力发展的农药市场的管理,在全国范围启动和建立无公害绿色蔬菜基地,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等做起来,即使使用农药,也可以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同时提高农产品产量,丰富我们的餐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