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市场发现新款洗衣粉鱼,用化学药品加工成,引发关注

市场发现新款洗衣粉鱼,用化学药品加工成,引发关注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历了染色鱼、柴油鱼的风波没多久,又一种“新品种”鱼——“洗衣粉鱼”也混入市场,“游”到市民的菜篮子里。后经有关部门鉴定,海鱼是用甲醛溶液和洗衣粉浸泡过的。另据山东省卫生厅食品卫生监督所的有关人员介绍,用甲醛和洗衣粉这两种化学品溶液加工的海产品已经成为一些不法商贩牟取暴利的“秘方”。

市场发现新款洗衣粉鱼,用化学药品加工成,引发关注

经历了染色鱼、柴油鱼的风波没多久,又一种“新品种”鱼——“洗衣粉鱼”也混入市场,“游”到市民的菜篮子里。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鱼呢?

据了解,2004年1月,济南市一位市民在市场购买了两条海鱼,做熟食用后,出现上吐下泻的中毒症状,并住进了医院。后经有关部门鉴定,海鱼是用甲醛溶液和洗衣粉浸泡过的。这一事件被媒体披露后,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人们被市场上这些各式各样的“毒鱼”弄得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

另据山东省卫生厅食品卫生监督所的有关人员介绍,用甲醛和洗衣粉这两种化学品溶液加工的海产品已经成为一些不法商贩牟取暴利的“秘方”。他们先是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达到防腐保鲜的目的,之后再将鱼蒸煮熟透,用洗衣粉液喷淋定型,这样加工过的海产品不但外形完整,而且颜色也很鲜亮,十分诱人。

【专家点评】

鸡出“问题”了,鱼又“落网”了,人们想要无所顾忌地放心吃顿“安生饭”似乎也变成了奢侈的要求。试想美味当前,而动筷却要思量再三,是不是很累呢?如果吃每样东西都要如此小心翼翼,都要费尽心思地去辨别去判断其是否有害,又是不是很痛苦呢?而这“苦”的潭头在哪儿——黑心的食品生产者。

【食用危害】

“染色”鱼的危害:

从染色鱼来看,一些商贩用来染鱼的东西,究竟是染料还是色素,其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到底有多大,必须经过卫生部门的鉴定。色素分为工业色素种食用色素两种,如果采用的为工业色素或是染料,人们长期食用就会出现食物中毒等生命危险,不管什么色素,都属于化学产品,长期大量摄入对人体都是没有好处,如果常吃这样的鱼,会出现急性肠胃炎或是慢性中毒。

“柴油”鱼的危害:

柴油中含多种重金属物质,有的对人体有极大危害,人体进食少量就会出现呕吐症状,肠胃受到刺激会有剧烈反应,影响正常功能,短期内难以恢复。

“洗衣粉”鱼的危害:

甲醛和洗衣粉都是对人体非常有害的物质,甲醛毒性较大,摄入过多可危及人的生命,而洗衣粉内含活性剂,软水剂、漂白剂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专家提醒】

鉴别黄花鱼:(www.xing528.com)

黄花鱼是由于其外表略显黄色故叫做黄花鱼,但它也只是鱼鳞和身上的条纹有些发黄,翻开肚和里面的肉却是同其他的鱼没什么两样。如果细看鱼身还有些黑色花纹。切莫单纯“以貌取鱼”,认为看起越黄就越好,以免上当受骗。

鉴别“洗衣粉”鱼:

用甲醛和洗衣粉浸泡过的海产品,颜色偏白,鱼的肉与刺粘连较紧,不易分离,而且肉质结实僵硬,入口腥涩,闻之还有药味,来加入这些物质的海产品颜色较深,肉质较松,易破损,无异味。

鉴别冻鱼的质量:

冻鱼质量的优劣不如鲜鱼那么容易识别。对化冻的鱼,可先按识别鲜鱼的方法挑选,但应低于鲜鱼挑选标准。

(1)看鱼眼。眼球凸起,黑白分明,洁净无污物者为优:如果眼球下陷,眼球上有一怪白蒙者为次。

(2)看体表和肛门。鱼体冰冻结实,色泽发亮,洁白无污物,肛门紧缩的冻鱼为优:如果鱼体发胀,颜色灰暗戏泛黄,无光泽,有污物,肛门突起,则为次。

(3)解剖观察。用刀切开鱼体,肉刺完好,脊骨处无红线,胆囊完整无破裂者为优,反之则为次。

提醒消费者,买鱼时最好到正规的菜市场和超市,不要随便买街边商贩的鱼。买时别忘了先闻一闻道,如果发现有问题,可以向工商等都门投诉。

鲜鱼质量的鉴别:

鲜鱼是指活鱼死后来经冷冻而使用冰水保鲜的鱼。质量上乘的鲜鱼,眼睛光亮透明,眼球凸出,鱼鳞光亮,整洁、紧贴鱼体,口鳃紧闭,鳃呈鲜红或紫红色,无异味,肛门紧缩、清洁,苍白或淡粉色,腹部发白、不膨胀,鱼体挺而不软,弯度小,有弹性

鱼眼混浊,眼球下陷,脱鳞,口鳃张开,鳃色污秽色暗,肉体松软,肉骨分离,鱼刺外露,腹腔内有血水或异味,属于不新鲜的劣质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