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冷冻鱼糜的加工技术

冷冻鱼糜的加工技术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冻淡水鱼糜加工1)目的熟悉冷冻鱼糜加工的工艺流程,掌握冻淡水鱼糜的加工技术。3)工艺流程冻淡水鱼糜加工工艺流程如图5.3所示。图5.3冻淡水鱼糜加工工艺流程4)操作要点原料鱼接收淡水鱼种类很多,草鱼、罗非鱼、鲫鱼、鲮鱼、鲢鱼、鳙鱼等均可作为冻淡水鱼糜的原料。表5.2冷冻鱼糜感官要求高级技术1)擂溃擂溃是指破坏鱼类的肌肉组织。空擂是直接将新鲜鱼糜或半解冻的冷冻鱼糜放入斩拌机内斩拌,进一步破坏鱼肉组织。

冷冻鱼糜的加工技术

【实验实训5.2】冻淡水鱼糜加工

1)目的

熟悉冷冻鱼糜加工的工艺流程,掌握冻淡水鱼糜的加工技术。

2)材料及用具

鲜(或活)草鱼鲢鱼食盐蔗糖、山梨糖醇、多聚磷酸盐、刀、采肉机、精滤机、离心机、斩拌机、平板冻结机、电子磅、金属探测器。

3)工艺流程

冻淡水鱼糜加工工艺流程如图5.3所示。

图5.3 冻淡水鱼糜加工工艺流程

4)操作要点

(1)原料鱼接收

淡水鱼种类很多,草鱼、罗非鱼、鲫鱼、鲮鱼、鲢鱼、鳙鱼等均可作为冻淡水鱼糜的原料。要求鱼为鲜或活体,鱼体完整,色泽正常。

鱼的种类不同,其耐冻性有差异;相同的鱼类由于鲜度不同,制成的鱼糜质量也有很大的差距。生产冷冻鱼糜时,应尽可能使用处于僵硬期鲜度的原料鱼,处理前必须用冰或冰水冷却保鲜。

(2)去鳞、去头、去内脏

先将原料鱼清洗干净,然后采用机械或手工去鳞、去头、去内脏(这些操作的目的是除去不需要的部分,防止内脏的血污在采肉工序中带入)。

(3)清洗

用水冲洗腹腔内的残余内脏、污物和黑膜。清洗一般要重复2~3次,水温控制在10℃以下。

特别要避免内脏残留物混入,因为内脏残留物中含有的高活性蛋白酶和脂酶,即使在低温贮藏过程中也不会完全丧失活性,而是继续产生作用,造成鱼糜品质下降。

(4)采肉

采肉是指将鱼体上的鱼肉分离出来,除掉骨、皮后净得鱼肉。家庭制作可采用人工采肉,就是用刀从鱼体上取下鱼肉块,人工剔除鱼刺,再用勺子或刀具刮取碎鱼肉(鱼肉蓉),操作中应避免鱼刺进入碎鱼肉中。

国内企业使用较多的是滚筒式采肉机(例如,有的滚筒式采肉机有两个滚筒,相对紧密转动,一个有网眼孔,一个没有,将鱼肉放入两个滚筒之间),采肉时,鱼肉被挤压穿过采肉机滚筒的网眼孔进入滚筒内部,而骨刺和鱼皮在滚筒表面,从而使鱼肉与骨刺和鱼皮分离。

采肉的质量决定采肉机滚筒上网眼孔径的选择和采肉的次数。采肉机滚筒上网眼孔径在3~5mm,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自由选择。此工序应注意处理好采肉率和产品品质的矛盾,过于追求采肉率,附于鱼皮的暗色肉、脂溶性色素等也混入鱼肉中,将会影响鱼糜的弹性和色泽,即影响产品的商品价值。

(5)漂洗

漂洗是指用水和水溶液对所采得的碎鱼肉进行洗涤。漂洗的目的:一是除去血液、尿素、色素、脂肪、水溶性蛋白、酶和一些含氮化合物,以改良鱼糜的色泽、气味及组织特性,提高制品的耐冻性能;二是浓缩肌原纤维蛋白,以提高肌原纤维蛋白的浓度,使鱼糜具有较高的凝胶形成能力。漂洗条件对鱼糜质量的影响非常大,实际生产中应根据鱼的种类、鲜度及组成等来选择合适的漂洗次数、漂洗时间、用水量及水的pH 值、硬度、水温等。

本实验操作中,先采用清水漂洗,鱼肉与水的比例为1∶8,慢速搅拌5min,再静置3min 使鱼肉沉淀,倒去表面漂洗液,再按上述方法加水漂洗3次;然后用浓度为0.25%的食盐水按上述方法漂洗2次;漂洗水温控制在3~10℃。

漂洗可分为清水漂洗和碱盐水漂洗。鱼糜蛋白在pH值中性时稳定性最高,因此漂洗液的pH值依鱼的种类而定。以白肉鱼类(狭鳕、海鳗、黄鱼等)为原料加工的鱼糜,采用pH 值中性的清水漂洗即可;以红肉鱼类(如鲐鱼、拟沙丁鱼等)为原料加工的鱼糜,由于其水溶性蛋白和脂肪含量高,一般采用碱盐水漂洗,即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调节pH值至中性,以促进水溶性蛋白和脂肪的溶出,提高鱼糜蛋白的低温稳定性。

(6)精滤

精滤是指靠机械的挤压,将鱼肉从筒内通过细网目中挤出,达到同鱼刺、鱼骨和细小的鱼皮等杂质分离的目的。在挤压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易使鱼肉蛋白质变性。脱水前,鱼肉伴有大量的水分,流动性强,易于挤压并把热量带走。因此,一般采用精滤在前、脱水在后的工艺流程。

本实验中,采用精滤机除去鱼糜中的细碎鱼皮、碎骨头等杂质,过滤网孔直径为0.5~0.8mm。

(7)脱水

鱼糜精滤后采用离心机离心脱水,少量鱼肉可放在纱布袋里绞干脱水,在精滤、脱水过程中,鱼糜温度应保持在10℃以下。

(8)斩拌

将脱水后的鱼糜转入斩拌机,添加4%蔗糖、4%山梨糖醇、0.15%三聚磷酸钠、0.15%焦磷酸钠斩拌3~5min,以便混合均匀。斩拌过程中鱼糜温度应控制在10℃以下。

(9)称量、包装

将混匀后的鱼糜用聚乙烯塑料袋进行定量包装,包装后的厚度为4~6cm,包装时应尽量排除袋内的空气。

(10)速冻

使用平板冻结机将包装好的鱼糜冻结,冻结温度为-35℃,使鱼糜中心温度在-18℃以下。

(11)金属探测

装箱前的冻品应用金属探测器进行金属成分探测。若探测到金属应挑出另行处理。

(12)入库贮藏

产品经检验合格后迅速送进冷库冻藏,冷库温度要控制在-18℃以下。冷冻鱼糜同鱼一样,贮藏温度越低且库温变化越小其品质越好。若要贮藏一年以上时,冷冻鱼糜的冻藏温度需要在-20℃以下,尽量取-25℃。

5)质量评价

根据《冷冻鱼糜》(GB /T 36187—2018)的规定进行质量评价(表5.2)。

表5.2 冷冻鱼糜感官要求

(www.xing528.com)

高级技术

1)擂溃

擂溃是指破坏鱼类的肌肉组织。擂溃是鱼糜制品生产中很重要的工序,一般分为空擂、盐擂和调味擂3个阶段。空擂是直接将新鲜鱼糜或半解冻的冷冻鱼糜放入斩拌机内斩拌,进一步破坏鱼肉组织。空擂几分钟后,再加入鱼肉量1%~3%的食盐继续擂溃15~20min,使鱼肉中的盐溶性蛋白充分溶出变成黏性很强的溶胶,此过程称为盐擂。然后再加入调味料和辅料等与鱼肉充分搅拌均匀,此过程称为调味擂。

擂溃的时间和温度会显著影响鱼糜制品的凝胶能力。擂溃不充分,则鱼糜中的肌原纤维蛋白溶解不充分,即鱼糜黏性不足,加热后制品的弹性就差;但是过度的擂溃,会因鱼糜温度的升高易使蛋白质变性而失去亲水能力,也会引起制品弹性下降。

在实际生产中,常根据鱼糜产生较强的黏性为准,根据原料性质及擂溃条件的不同将擂溃时间一般控制在20~30min。为了防止擂溃过程中鱼糜蛋白质的变性,擂溃温度一般控制在0~10℃,可适当加冰或间歇擂溃以降低鱼肉温度。否则,温度升高容易造成鱼糜蛋白质变性而影响最终制品的弹性。

2)蛋白质凝胶化

凝胶化现象是指肌动球蛋白受热后,其高级结构发生松散,分子间产生架桥形成三维网状结构,由于热的作用,三维网状结构中的自由水被封锁在网目不能流动,从而形成了具有弹性的凝胶状物。

在鱼肉中加入2%~3%的食盐进行擂溃,能形成非常黏稠的肉糊。这主要是构成肌原纤维中的F-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皆属于盐溶性蛋白)因食盐的盐溶作用而溶解,二者结合形成肌动球蛋白的缘故。一般而言,盐溶性蛋白含量越高,加工的鱼丸弹性、韧性越好。相比淡水鱼,海水鱼普遍所含盐溶性蛋白含量高,其加工的鱼丸弹性更好。这种肉糊(即肌动球蛋白溶胶)非常容易凝胶化,即使在10℃以下的低温下也能缓慢进行,而在50℃以上的高温下,会很快失去其塑性变为富有弹性的凝胶。

拓展

擂溃成型后的鱼糜一般在0~40℃放置一定时间(可促进凝胶化的进行),再煮沸进行高温加热(迅速通过60℃附近,防止凝胶劣化),这比单纯的高温加热更能增加鱼糜制品的弹性和保水性。国内把这个低温放置过程叫作凝胶化阶段或静置,同时把这种加热方式叫作二段加热。

3)凝胶劣化

凝胶劣化是指在凝胶化温度带(50℃以下)中已形成的凝胶结构,在70℃以下的温度带中逐渐劣化、崩溃的一种现象。在60℃附近最易发生,即使在50℃以下,如放置时间长也同样会发生。

总之,从鱼糜到凝胶包含两种反应:一种是通过50℃以下的温度带时所进行的凝胶结构形成的反应,称为凝胶化;另一种是以60℃为中心的50~70℃温度带所发生的凝胶结构劣化的反应,称为凝胶劣化。

拓展训练

【实验实训5.3】水发(煮)鱼丸加工

1)目的

熟悉鱼糜制品的工艺流程,掌握水发(煮)鱼丸的加工技术。

2)材料及用具

冷冻鱼糜、玉米淀粉、食盐、猪油、鸡蛋清味精生姜、斩拌机、制冰机夹层锅、电子磅、塑料盆、不锈钢托盘等。

3)工艺流程

水发(煮)鱼丸加工工艺流程如图5.4所示。

图5.4 水发(煮)鱼丸加工工艺流程

4)操作要点

(1)冷冻鱼糜半解冻

将冷冻鱼糜置于室温下作半解冻处理,或将冷冻鱼糜先切小块,再用斩拌机斩拌解冻,在解冻处理过程中注意卫生并防止异物混入。

制作鱼丸也可采用新鲜鱼类作原料,海水鱼一般选用白色肉鱼类,如白姑鱼、梅童鱼、海鳗、鲨鱼乌贼等,淡水鱼类可选用鲢鱼、鳙鱼、青鱼、草鱼等。

(2)擂溃

将半解冻的鱼糜放入斩拌机内,先空擂5~10min;然后盐擂,将2.6%的食盐加入鱼糜中斩拌10~20min,使鱼肉变成很黏稠的溶胶;再进行调味擂,即加入鱼肉量10%的玉米淀粉、0.2%的味精、0.3%的生姜、10%的猪油、10%的鸡蛋清,斩拌3~5min使之充分混匀。

在擂溃过程中,分次加入适量的清水,擂溃至所需要的黏稠度。为保持鱼糜的温度在10℃以下,可用碎冰或冰水替代清水。

(3)成型

用鱼丸成型机(以下简称“鱼丸机”)或手工成型。有的鱼丸机还可包馅,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了人手的接触,保证了食品卫生。

手工成型操作时,一手攥鱼糜从虎口处挤出鱼丸,一手用汤匙刮起成圆,投入冷水中。手工操作时动作要快。成型后的鱼丸也可直接放入40℃左右的温水中保持20~40min,使其收缩定型。

(4)煮制、冷却

成型后的鱼丸投入沸水中加热进行熟化,使鱼丸的中心温度达到75℃以上,待鱼丸全部浮起时捞出(20min 左右),立即放于0~4℃的冰水中冷却至中心温度8℃以下。

(5)称量、包装

将冷却后的鱼丸称量后真空包装或装入塑料袋并立即封口。鱼丸包装好后既可及时装运销售,也可立即速冻后冻藏。

5)质量评价

根据《绿色食品鱼糜制品》(NY/ T 1327—2018)的规定进行质量评价(表5.3)。

表5.3 鱼糜制品(鱼丸)感官要求

思考练习

①生产鱼糜制品时添加淀粉有什么作用?

②我国企业生产的冷冻鱼糜为什么多数以杂鱼糜为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