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常用的摩擦因数测定方法及流程分析

常用的摩擦因数测定方法及流程分析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测定摩擦因数的方法较多,以下介绍常用的两种方法。圆环压缩时,若无摩擦,则内外径皆增加;随着摩擦因数增加,内径增大受阻,甚至产生内流。根据测得的圆环内径和高度,计算出内径及高度的减少率,然后在理论校正曲线上可查找出摩擦因数μ的值。

常用的摩擦因数测定方法及流程分析

测定摩擦因数的方法较多,以下介绍常用的两种方法。

1.圆环镦粗法

此方法为一种间接测定摩擦因数的方法。

圆环压缩时,若无摩擦,则内外径皆增加;随着摩擦因数增加,内径增大受阻,甚至产生内流。参考文献[5]给出理论校准曲线,见图1-6-6,利用此校准曲线可以反推出摩擦因数。

用圆环压缩法测定摩擦因数的具体方法如下:

将某种材料的棒料(如果是碳钢,先要退火)精车成外径、内径、高度之比为6∶3∶2的圆环试件;在试验条件下,进行平板间压缩,压缩量为40%~60%之间较好。压缩后测出圆环内外径和高度,一般要求测出高度方向上的上、中、下三点内径和三个方向的高度尺寸,并取平均值。根据测得的圆环内径和高度,计算出内径及高度的减少率,然后在理论校正曲线上可查找出摩擦因数μ的值。此方法比较适合于接触面上完全产生相对滑动的变形条件。

对于超塑性材料,由于应变速率对流动应力有影响,压缩时环形件各处的流动应力将不同,此时需建立新的校准曲线,并利用其测定超材料的m值。

2.拉拔法(www.xing528.com)

根据图1-6-7可以从力的平衡中求得夹紧力F,拉拔力Q与半锥角α及摩擦因数μ存在以下关系:

978-7-111-43189-3-Part01-387.jpg

当测出力QF后,对于已知α角,即可算出摩擦因数μ

978-7-111-43189-3-Part01-388.jpg

图1-6-6 圆环压缩时的理论校准曲线

978-7-111-43189-3-Part01-389.jpg

图1-6-7 拉拔时力的作用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