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合金凝固中的树枝状结晶及过冷现象

合金凝固中的树枝状结晶及过冷现象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凝固将以稳定或非稳定的平面前沿产生树枝状结晶的方式进行[36]。结果就是液相线温度比实际温度高,在凝固前沿之前出现过冷现象。图6.21阐明该等式,并进一步解释了当凝固速率R足够大以至于没有充足的扩散时间时的“绝对稳定”概念。图6.20 合金凝固时的成分过冷现象[36]a)相图 b)液固界面前端的溶质富集层 c)稳定界面 d)非稳定界面

合金凝固中的树枝状结晶及过冷现象

凝固将以稳定或非稳定的平面前沿产生树枝状结晶的方式进行[36]。该过程的出现取决于成分过冷现象的产生(见图6.20)。成分过冷现象是由热梯度引起的,这种热梯度没有熔点梯度陡峭,它是由发生在凝固前沿的、引起该区域成分变化的分配效应所导致的。结果就是液相线温度比实际温度高,在凝固前沿之前出现过冷现象。

考虑凝固面的质量平衡,液相中凝固界面的溶质梯度为:

978-7-111-38515-8-Chapter07-24.jpg

当液相中界面处的实际温度梯度G≥(dTL/dxx=0时,不会出现成分过冷现象,此时梯度为:

978-7-111-38515-8-Chapter07-25.jpg

其中:CL——液相线成分;

x——距界面的距离(m);

TL——液相线温度(℃);

R——凝固速率(m/s);

DL——扩散率(m2/s);

CL——与固相线成分CS平衡的液相线成分;(www.xing528.com)

k——分配系数;

mL——液相线斜率[dTL/dCL]。

合并这两个等式,并令CS=kCL-平衡条件-我们得到下面的一般成分过冷评判依据。

如果

978-7-111-38515-8-Chapter07-26.jpg

则没有成分过冷产生。

对于一个稳定的晶面前沿凝固机制,比率(G/R)应当是很大的。图6.21阐明该等式,并进一步解释了当凝固速率R足够大以至于没有充足的扩散时间时的“绝对稳定”概念。

978-7-111-38515-8-Chapter07-27.jpg

图6.20 合金凝固时的成分过冷现象[36]

a)相图 b)液固界面前端的溶质富集层 c)稳定界面 d)非稳定界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