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牵伸比计算实例及应用分析

牵伸比计算实例及应用分析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取ZC=47,则C=22.35,接近于E1=22.4。检查细纱机牵伸机构的结构布置,选择这样的齿数是允许的。

牵伸比计算实例及应用分析

以图3-12 所示的某细纱机的牵伸传动方案为例,以第一牵伸区为例说明传动方案的设计。传动机构中各齿轮的齿数如图3-12 所示,齿轮A、B 是牵伸变换齿轮。若牵伸倍数变换范围为10~50,牵伸倍数的变换差异率ΔE≤2%,试求出变换齿轮的齿数及其搭配方案。

图3-12 某细纱机牵伸传动系统

1.求公比φ

由式(3-11)知:

取φ=1.014。

2.求牵伸倍数总档数

由式(3-14)知:

3.求传动机构常数C

根据传动系统图3-12 可知,前罗拉与中罗拉之间的齿轮齿数比为:

机构常数C 是上式除变换齿轮ZA/ZB之外其余各级齿轮速比的乘积,而且机构常数C 应接近于E1

现取ZC=47,则C=22.35,接近于E1=22.4。

4.求变换齿轮数量及指数x, 列出指数方阵表(www.xing528.com)

按N=117 查表3-6 得,不重复档数N=117 时应选13 个变换齿轮,其指数排列规律为1,4,3,4,9,9,9,9,5,1,2,2。相应的方阵表如表3-7 所示。

表3-7 细纱机牵伸传动系统变换齿轮搭配指数方阵表

5.求Zmin和Zmax

当齿轮模数为2.5mm,轮毂孔径d=25mm 时,取Zmin=30,此时Zmax=30×1.01458≈67。检查细纱机牵伸机构的结构布置,选择这样的齿数是允许的。因此有:

因此,以上结构基本满足要求。

6.按指数方阵表初定变换齿轮的齿数

因为先前确定了Zmin=Z13=30,则其余各齿轮的齿数如表3-8 所示。

表3-8 其余变换齿轮的齿数

Z1~Z13的数值在计算和圆整时应避免齿数相同,例如,把Z10取为33 就是为了避免Z10和Z11相同,但这样会造成某些牵伸倍数变换差异率较大,甚至超过2%。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1)调整有关的齿轮齿数;

(2)改换最小齿轮齿数Zmin

(3)选用更小的公比值φ。

其中,方法(2)和(3)需要重新计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