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优化闸室施工工艺?

如何优化闸室施工工艺?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浇筑闸墩时,就可穿插浇筑消力池的大部分,当闸室已有足够沉陷后,便可浇筑消力池的小部分;在浇筑第二期消力池时,施工缝应进行凿毛冲洗等处理。(二)闸墩施工由于闸墩高度大、厚度小、门槽处钢筋较密,闸墩相对位置要求严格,所以闸墩的立模与混凝土浇筑是施工中主要难点。由于滑模施工方法在水利工程上的应用,目前有条件的施工单位,闸墩混凝土浇筑逐渐采用滑模施工。

如何优化闸室施工工艺?

(一)闸室底板施工

在闸室地基处理后,软基多先铺筑素混凝土垫层8~10cm,以保护地基,找平基面,浇筑前先进行扎筋、立模、搭设仓面脚手和清仓工作。

浇筑底板时运送混凝土入仓的方法很多,可以用载重汽车装载立罐通过履带式起重机吊运入仓,也可以用自卸汽车通过卧罐、履带起重机入仓。采用上述两种方法时,都不需要在仓面搭设脚手架

若用手推车、斗车或机动翻斗车等运输工具运送混凝土入仓时,必须在仓面搭设脚手架。仓面脚手架和模板的布置如图7-6所示。

在搭设脚手架前,应先预制混凝土支柱(断面约为15cm×15cm,高度略小于底板厚度,表面应凿毛洗净)。柱的间距视横梁的跨度而定,然后在混凝土柱顶上架立短木柱、斜撑、横梁等组成脚手架。当底板浇筑接近完成时,可将脚手架拆除,并立即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抹面。

图7-6 底板立模与仓面脚手架

1—地龙木;2—内撑;3—仓面脚手;4—混凝土柱;5—横围囹木;6—斜撑;7—木桩;8—模板

底板的上、下游一般都设有齿墙。浇筑混凝土时,可组成两个作业组分层浇筑。先由两个作业组共同浇筑下游齿墙,待齿墙浇平后,第一组由下游向上游进行,抽出第二组去浇上游齿墙,当第一组浇到底板中部时,第二组的上游齿墙已基本浇平,然后将第二组转到下游浇筑第二坯。当第二组浇到底板中部,第一组已到达上游底板边缘,这时第一组再转回浇第三坯。如此连续进行,可缩短每坯间隔时间,从而避免冷缝的发生,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

钢筋混凝土底板往往有上下两层钢筋,在进料口处,上层钢筋易被砸变形,故开始浇筑混凝土时,该处上层钢筋可暂不绑扎,待混凝土浇筑面将要到达上层钢筋位置时,再进行绑扎,以免因校正钢筋变形延误浇筑时间。

水闸的闸室部分重量很大,沉陷量也大,而相邻的消力池重量较轻,沉陷量也小,如两者同时浇筑,不均匀沉陷往往造成沉陷缝两侧高差较大,可能将止水片撕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最好先浇筑闸室部分,让其沉陷一段时间再浇消力池。但是这样对施工安排不利,为了使底板与消力池能够穿插施工,可在消力池靠近底板处留一道施工缝,将消力池分成大小两部分。在浇筑闸墩时,就可穿插浇筑消力池的大部分,当闸室已有足够沉陷后,便可浇筑消力池的小部分;在浇筑第二期消力池时,施工缝应进行凿毛冲洗等处理。

(二)闸墩施工

由于闸墩高度大、厚度小、门槽处钢筋较密,闸墩相对位置要求严格,所以闸墩的立模与混凝土浇筑是施工中主要难点。

1.闸墩模板安装

为使闸墩混凝土一次浇筑达到设计高程,闸墩模板不仅要有足够的强度,而且要有足够的刚度。所以闸墩模板安装以往采用“铁板螺栓、对拉撑木”的立模支撑方法,此法虽需耗用大量木材(对于木模板而言)和钢材,工序繁多,但对中小型水闸施工仍较为方便,具体安装如图7-7所示。由于滑模施工方法在水利工程上的应用,目前有条件的施工单位,闸墩混凝土浇筑逐渐采用滑模施工。

当水闸为三孔一联整体底板时,则中孔可不予支撑。在双孔底板的闸墩上,则宜将两孔同时支撑,这样可使3个闸墩同时浇筑。

图7-7 铁板螺栓对拉撑木支撑的闸墩模板(单位:m)

1—铁板螺栓;2—双夹围囹;3—纵向围囹;4—毛竹管;5—马钉;6—对拉撑木;7—模板;8—木楔块;9—螺栓孔

由于钢模板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广泛,施工人员依据滑模的施工特点,发展形成了闸墩施工的翻模施工法,即立模时一次至少立3层,当第三层模板内混凝土浇至腰箍下缘时,第二层模内腰箍以下部分的混凝土须达到脱模强度(以98kPa为宜),这样便可拆掉第一层,去架立第四层模板,并绑扎钢筋,依次类推,保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以避免产生冷缝。如江苏省高邮船闸,仅用了两套共630m2组合钢模,就替代了原计划4套共2460m2的木模,节约木材200多m3,具体组装如图7-8所示。

图7-8 钢模组装图

1—腰箍模板;2—定型钢模;3—双夹围囹;4—对销螺栓;5—水泥撑头

2.混凝土浇筑

闸墩模板立好后,随即进行清仓工作。用压力水冲洗模板内侧和闸墩底面,污水由底层模板上的预留孔排出。清仓完毕堵塞小孔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www.xing528.com)

闸墩混凝土的浇筑,主要是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每块底板上闸墩混凝土的均衡上升;二是流态混凝土的入仓及仓内混凝土的铺筑。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均衡上升,运送混凝土入仓时应很好地组织,使在同一时间运到同一底板各闸墩的混凝土量大致相同。为防止流态混凝土由高度下落时产生离析,应在仓内设备溜管,可每隔2~3m设置一组。由于仓内工作面窄,浇捣人员走动困难,可把仓内浇筑面分划成几个区段,每区段内固定浇捣工人,这样可提高工效。每层混凝土厚度可控制在30cm左右。

小型水闸闸墩浇筑时,工人一般可在模板外侧,浇筑组织较为简单。

(三)基础和墩墙止水

基础和墩墙的止水,施工时要注意止水片接头处的连接,一般金属止水片在现场电焊或氧气焊接,橡胶止水片多用胶水粘接,塑料止水片熔接(熔点为180℃左右),使之连接成整体,浇筑混凝土时注意止水片下翼橡皮的铺垫料,并加强振捣,防止形成孔洞,垂直止水应随墙身的升高而分段进行。止水片可以分为左、右两半,并排竖立在沥青井内,以适应沉陷不均的需要,如图7-9所示。

图7-9 垂直止水构造(单位:cm)

(四)门槽二期混凝土施工

采用平面闸门的中、小型水闸,在闸墩部位都设有门槽。为了减少闸门的启闭力及闸门封水,门槽部分的混凝土中埋有导轨等铁件,如滑动导轨、主轮、侧轮及反轮导轨等。这些铁件的埋设可采取预埋及留槽后浇两种方法。小型水闸的导轨铁件较小,可在闸墩立模时将其预先固定在模板的内侧。闸墩混凝土浇筑时,导轨等铁件即浇入混凝土中。由于大、中型水闸导轨较大、较重,在模板上固定较为困难,宜采用预留槽后浇二期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1.门槽垂直度控制

图7-10 闸门导轨一次装好、一次浇筑混凝土

1—闸墩模板;2—门槽模板;3—撑头;4—开脚螺栓;5—侧导轨;6—门槽角铁;7—滚轮导轨

门槽及导轨必须铅直无误,所以在立模及浇筑过程中应随时用吊锤校正(图7-10)。校正时可在门槽模板顶端内侧,钉一根大铁钉(钉入2/3长度),然后把吊锤系在铁钉端部,待吊锤静止后,用钢尺量取上部与下部吊锤线到模板内侧的距离,如相等则该模板垂直;否则按照偏斜方向予以校正。

当门槽较高时,吊锤易晃动,可在吊锤下部放一油桶,使吊锤浸于黏度较大的机油中。吊锤可选用0.5~1kg的大垂球。

2.门槽二期混凝土浇筑

在闸墩立模时,于门槽部位留出较门槽尺寸大的凹槽。闸墩浇筑时,预先将导轨基础螺栓按设计要求固定于凹槽的侧壁及正壁模板,模板拆除后基础螺栓即埋入混凝土中,如图7-11所示。

图7-11 导轨安装后浇筑二期混凝土

1—闸墩模板;2—门槽模板(撑头未标示);3—导轨横剖面;4—二期混凝土边线;5—基础螺栓(预埋一期混凝土中)

导轨安装前,要对基础螺栓进行校正,安装过程中必须随时用垂球进行校正,使其铅直无误。导轨就位后即可立模浇筑二期混凝土。

闸门底槛设在闸底板上,在施工初期浇筑底板时,若铁件不能完成,也可在闸底板上留槽以后浇二期混凝土。

浇筑二期混凝土时,应采用细骨料混凝土,并细心捣固,不要振动已装好的金属构件。门槽较高时,不要直接从高处下料,而采取分段安装和浇筑。二期混凝土拆模后,对埋件进行复测,并做好记录,同时检查混凝土表面尺寸,清除遗留的杂物、钢筋头,以免影响闸门启闭。

3.弧形闸门的导轨安装及二期混凝土浇筑

弧形闸门的启闭绕水平轴转动,转动轨迹由支臂控制,所以不设门槽,但为了减小启闭门力,在闸门两侧亦设置转轮或滑块,因此也有导轨的安装及二期混凝土施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