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熟悉元器件原理图库编辑环境的方法与技巧

熟悉元器件原理图库编辑环境的方法与技巧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熟悉了“SCH Library”面板后,下面再来介绍Altium Designer 17元件库编辑环境的常用的菜单命令。选择目标元件库文件,单击“OK”确定。“放置”相关菜单命令“放置”菜单命令与原理图编辑环境中的“放置”菜单命令大致相同,仅有“IEEE符号”和“管脚”引脚设置是元件库编辑环境中所独有的。

熟悉元器件原理图库编辑环境的方法与技巧

原理图库的编辑器环境如图8-1所示,读者也许会感到有点复杂,整个编辑界面被横七竖八地分成了好几块,有编辑区、面板区、元件模型区、元件模型预览区。其中,面板区的“SCH Library”面板在元件库的编辑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读者可将其拖至编辑区中央放大显示,如图8-2所示。

图8-2 “SCH Library”面板

“SCH Library”面板可以完成元件库编辑的所有操作,整个面板可分为元件库列表框、元件列表区域、元件别名区域、元件引脚编辑区域和元件模型编辑区域。该面板的具体应用会在下面的章节中逐步讲解。

熟悉了“SCH Library”面板后,下面再来介绍Altium Designer 17元件库编辑环境的常用的菜单命令。元件库编辑环境的菜单命令与原理图编辑环境类似,元件库模型的编辑仅仅会用到图形编辑功能和相应的引脚设置功能,下面来简单介绍:

(1)“工具(Tools)”相关菜单命令

元件库编辑环境中“工具(Tools)”菜单如图8-3所示,下面来简单介绍各命令的应用。

“新器件(New Component)”:创建一个新元件,执行该命令后,编辑窗口被设置为初始的十字线窗口,在此窗口中放置组件开始创建新元件。

“移除器件(Remove Component)”:删除当前正在编辑的元件,执行该命令后出现删除的元件询问框,如图8-4所示,单击“Yes”确定删除。

“移除重复(Remove Duplicates…)”:删除当前库文件中重复的元件,执行该命令后出现删除重复元件的询问框,如图8-5所示,单击“Yes”确定删除。

重命名器件(Rename Component…)”:重新命名当前元件,执行该命令后出现重新命名元件对话框,如图8-6所示,在文本框中输入新元件名,单击“OK”确定。

图8-3 “工具”菜单

图8-4 删除元件询问框

图8-5 删除重复元件询问框

图8-6 重新命名元件对话框

“复制器件(Copy Component…)”:将当前元件复制到指定元件库中,执行该命令后出现目标库选择对话框,如图8-7所示。选择目标元件库文件,单击“OK”确定。

图8-7 目标库选择对话框

“移动器件(Move Component…)”:将当前元件移动到指定的元件库中,执行该命令后出现目标选择对话框,如图8-7所示。选择目标元件库文件,单击“OK”确定,或者直接双击目标元件库文件,即可将当前元件复制到目标库文件中,同时弹出删除源库文件当前元件确认框,如图8-8所示。单击“Yes”确定删除,单击“No”保留。

图8-8 删除源库文件当前元件确认框

“新部件(New Part)”:当创建多部件元件时,该命令用来增加子件,执行该命令后开始绘制元件的新子件。

“移除部件(Remove Part)”:删除多部件元件中的子部件。

“模式(Mode)”:如图8-9所示。

图8-9 “模式(Mode)”子菜单

“转到(Goto)”:转到子菜单中快速定位对象。子菜单中包含功能命令,如图8-3靠右小方框所示。

“查找器件(Find Component…)”:启动元件检索对话框“Libraries Search”,该功能与原理图编辑器中的元件检索相同。

“更新到原理图(Update Schematics)”:将库文件编辑器对元件所做修改更新到打开的原理图中。执行该命令后出现信息对话框,如果所编辑修改的元件在打开的原理图中未用到或没有打开的原理图,出现信息框如图8-10所示;如果编辑修改的元件在打开的原理图中用到,则出现相应的确认信息框,单击“OK”按钮,原理图中对应元件将被更新。

图8-10 无更新信息框

“原理图优先选项(Schematics Preferences…)”:系统参数设置命令。

“文档选项(Document Options…)”:打开库文件编辑器工作环境设置对话框,如图8-11所示。其功能类似原理图编辑器中的文件选项命令“Design”→“|Options”。

“器件属性(Component Properties)”:编辑修改元件的属性参数。如图8-12所示,在此可对库文件中的元件属性进行详细设置。

(2)“放置(Place)”相关菜单命令

“放置(Place)”菜单命令与原理图编辑环境中的“放置(Place)”菜单命令大致相同,仅有“IEEE符号(IEEE Symbols)”和“管脚(Pin)”引脚设置是元件库编辑环境中所独有的。“放置(Place)”菜单命令如图8-13所示。

“IEEE符号(IEEE Symbols)”:放置IEEE电气符号命令与元件放置相似。在库文件编辑器中所有符号放置时,按空格键旋转角度和按“X”“Y”键镜像翻转的功能均有效。(www.xing528.com)

“管脚(Pin)”:放置元件模块中的引脚。执行该命令后,出现十字光标并带有元件的引脚。该命令可以连续放置元件的引脚,引脚编号自动递增,放置引脚时按“Tab”键或双击放置好的引脚,可进入元件引脚属性设置对话框,如图8-14所示。元件引脚属性具体内容将在下一节进行详细介绍。

图8-11 工作环境设置对话框

图8-12 器件属性设置对话框

图8-13 “放置(Place)”相关菜单命令

图8-14 元件引脚属性设置对话框

(3)“报告(Reports)”相关菜单命令

元件库编辑环境中的“报告(Reports)”菜单如图8-15所示,下面来简要介绍各命令的应用。

图8-15 “报告(Reports)”相关菜单命令

“器件(Component)”:生成当前文件的报表文件。执行该命令后,系统建立元件报表文件。报表中将提供元件的相关参数,如元件名称、组件等信息。

“库列表(Library List)”:生成当前元件库的列表文件,内容有元件总数、元件名称和简单描述。执行该命令后,系统建立元件库列表,如图8-16所示。

图8-16 元件库的列表文件

“库报告(Library Report…)”:执行后打开元件库报告设置对话框,如图8-17所示。下面简单介绍各选项的含义:

(4)“输出文件名(Output File Name)”区域

“输出文件名(Output File Name)”:存储路径文本框设置存储路径和报告名称。

“文档类型(Document Style)”:输出报告为文件类型(*.DOC)。

“浏览器类型(Browser Style)”:输出报告为浏览器文件类型(*.Html)。

“打开生成的报告(Open generated report)”:打开生存报告文件。

“添加生成的报告到当前工程(Add generated report to current project)”:将生成的报告文件添加到项目中。

(5)“报告中包含(Include in report)”区域

“器件参数(Component’s Parameters)”:元件参数。

图8-17 元件库报告设置对话框

“器件管脚(Component’s Pins)”:元件引脚参数。

“器件类型(Component’s Models)”:元件的模型参数。

(6)“绘制浏览(Draw previews for)”区域

“Components”:元件预览。

“模型(Models)”:模型预览。

(7)“设置(Settings)”区域

勾选“使用颜色(Use Color)”选项时,报告使用不同颜色区分参数类型。

设置完毕后单击“确定(OK)”按钮,系统生成元件库报告,元件库的具体内容如图8-18所示。

图8-18 元件库报告(Word格式)

“器件规则检查(Component Rule Check…)”元件库报告:执行后打开库文件规则检查选择对话框,如图8-19所示。单击“确定(OK)”按钮,则系统开始对元件库里面所有的元器件进行设计规则检查,并生成相应的检查报告。

图8-19 库文件规则检查选择对话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