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对管线进行分段?

如何对管线进行分段?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按照人口密度、土壤状况、保护层(包覆层)状况、管道使用年限等条件对管道进行简单分类。因此,每1.61km管线的分段点可能达到最大值10个。3)每当管线的包覆层发生重大变化时,可插入一个分段点。评价人员根据上述的第一项,管线要分15段;根据第二项,管线又要分为8段。在这条96.56km管线上,总共分了43段。

如何对管线进行分段?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不同于其他一些设备的风险评价,一条管线通常不是全线均有一样的潜在危险。随着管道沿线状况的改变,风险状况也随之改变。专家必须考虑这额外的变量:究竟应评价管道的哪一段?

为得到一个正确的风险实况,风险评价者必须制定出一个将管道分段的标准。将整条管道划分为许多管段,增加了每段管道风险评价的准确性,但这可能提高数据搜集、处理与维持的费用。从另一方面来说,更长的管段(划分段数减少),可以减少数据成本,但同时也降低了评价的准确度。因为,假如这一节管段的状况发生变化,就必须对一般或最坏情况都要进行控制。一种随机的分段方法,诸如像按每公里一段或者是两个截断阀之间分为一段,都不具有明显的划分点的优点。假如选择了不适宜和不必要的分段点的话,这种随机分段方法势必造成评价精度的下降以及成本的增大。

一条管道因不同地段的人口密度、土壤条件、涂层的选用甚至“管龄”的长短差异较大,需要分段评价。分段越细,评价越精确,评价费用越高。故是否要分段以及如何分段需评价者与用户(管道所有者)共同商定。

最好的分段原则就是无论何处有重大的变化,都可插入一个划分点。评价人员必须根据重大状况变化来考虑评价精度及其数据费用。

评价人员应获得进行风险评价所需的各种状况信息,同时应关注管道系统中那些最为易变的条件而加以研究,根据其变化的程度及频率将那些参数进行分类。这些最好由管道操作人员在输入数据时完成。由员工来输入这些数据不仅有助于确保评价工作的完整性,而且也有助于逐步加强管道员工掌握风险管理技术。也许这种分类方式是主观的、不完整的,但它可以作为管线分段的一个良好起始点。

可以按照人口密度、土壤状况、保护层(包覆层)状况、管道使用年限等条件对管道进行简单分类。评价人员可预见的管道沿线最重要的变量就是人口密度,接着是变化的土壤状况,然后是涂层状况以及管道使用年限。

其次,依据为管线的试分段而列出的、状况变量优先排序的第一项,评价人员应插进管段的划分点。若认为由此过程而导致的段数过多,评价人员必须简化该列表(即清除优先排序列表末尾的状况变量),直到获得一个合适的管段数为止。这是一个需要反复试验且反复再三的过程,直至得到一个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分段。

【例3-4】管线分段。一条已进入老化期的96.56km管线,管道沿线毗邻几个村落;土壤状况为黏土型的沼泽地与沙土地交替出现;管线涂层已存在多处的退化变质现象(与土壤变化情况大致对应)以及近几年来就已更换了部分新管段。遵循上述原理,假定评价人员按如下规则对这条管线进行分段:

1)1.61km管段,每当人口密度变化大于10%时,就插入一个分段点。这些人口密度分段点间的距离通常不大于1.61km,当人口密度不变时不插入分段点。

2)每当土壤腐蚀变化达到30%左右,即可插入一个分段点。根据该管段土壤腐蚀的平均数值,每152m分一段最为合适。因此,每1.61km管线的分段点可能达到最大值10个。

3)每当管线的包覆层发生重大变化时,可插入一个分段点。这要根据防腐工程师的评价来测量。由于该评价是主观的和粗略的数据,所以通常每1.61km设置一个分段点。(www.xing528.com)

4)每当管线的使用年限有明显差别时,设定一个分段点。这要由管道建设安装数据来确定。贯穿该管道全线,已安装了6段新管线以替代不合格的旧管线。

评价人员根据上述的第一项,管线要分15段;根据第二项,管线又要分为8段。总段数达23个。根据第三项又要分成14段,而第四项则又要分成6段。在这条96.56km管线上,总共分了43段。

评价人员可以决定这是否为最佳分段数。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应综合考虑评价的期望精度以及数据的搜集、分析成本等因素。假如评价人员所选出的这43个管段,对于该公司来说太多的话,那么,可首先消减由第四项所生成的管段数,以减少总管段数。消减这6个根据管道使用年限差异增加的分段数是适宜的,因为该项优先等级最低。即在上述条件中,对照其他状况,评价人员不认为管段使用年限是一个因素。

倘若分段数(现已降至37个)仍然太高,评价人员可消减由于第三项导致增加的管段数,或许可根据防腐工程师所评定的“优良”及“中等”包覆层等级,可将管段数从14个减到8个。

评价人员从上述例子已大致获得了将整条管线划分成适当管段数的设计方案。很可能,他头脑中首先已有了目标管段长度。作为一个起点,很多情况下,1.61km长的管段可能是适当的。这个管段长度被美国运输部采用,它根据管道沿线的人口密度而评估确定。当然,人口密度这一要素在风险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基于风险评价之目的,就这个例子而言,1.61km或是3.22km长的管段,分段频度可能是太大了。此外,管道的分段还需权衡准确度与成本。

图3-2所示为某段管线依据人口密度及土壤状况而进行的管线分段实例。

978-7-111-42899-2-Chapter03-5.jpg

图3-2 管线分段示意图

对于所评价的许多参数来讲(尤其是在误操作指数中),分段不会对其有任何影响。例如,培训与操作规程这样的参数通常一律用于整个管线系统,或者至少是一个单独的运行区域。在搜集数据期间,这些参数不可忽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