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表面淬火残留应力的影响与优化

表面淬火残留应力的影响与优化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件的残留应力分布和整体淬火件有明显差别。随温度上升,表层受内层约束,表面形成高的压应力。淬硬层深度对感应淬火件的残留应力有明显影响。图3-118所示为φ47mm×89mm45钢棒不同淬硬层的沿截面残留应力分布。图3-116 感应淬火残留应力的形成图3-117 φ30mm 45钢棒感应淬硬到2mm时的残留应力和硬度沿层深分布1—淬火不回火 2—180℃回火图3-118 φ47mm×89mm 45钢棒不同淬硬层深度的轴向残留应力分布

表面淬火残留应力的影响与优化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件的残留应力分布和整体淬火件有明显差别。由于心部未加热或未加热到相变点以上,表层通常形成较大压应力,非常有利于提高零件在交变弯曲载荷下的疲劳强度,延长其服役寿命。

图3-115所示为碳钢棒在加热和淬火冷却过程中的表面应力变化。钢件在感应器中加热初期截面外层膨胀,碳钢低于500℃处于非塑性状态,不易膨胀,工件内部产生拉应力。随温度上升,表层受内层约束,表面形成高的压应力。在580~750℃区间钢稍具弹性,开始明显膨胀,使应力有所减小。超过850℃,钢转变为奥氏体,进入高塑性状态,工件被加热区直径增大,表面应力逐渐减小。当在工件加热区喷的淬火液使其剧烈冷却时,表层弹性迅速降低形成拉应力,冷到380~200℃范围,表面拉应力出现峰值。随后发生奥氏体-马氏体转变,表层急剧膨胀,形成很大的压应力(见图3-116)。

978-7-111-32817-9-Chapter03-178.jpg

图3-115 碳钢棒在感应加热-淬火过程中的表面应力变化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可显著提高中碳钢的疲劳强度。w(C)=0.4%钢带缺口试件退火态的疲劳强度为150MPa(100%),感应表面淬火后为420MPa,提高了180%。其主要原因是淬火后有高的表面残余压应力(见图3-117)。

淬硬层深度对感应淬火件的残留应力有明显影响。淬硬层越深,与压应力平衡的拉应力也越大。图3-118所示为φ47mm×89mm45钢棒不同淬硬层的沿截面残留应力分布。

978-7-111-32817-9-Chapter03-179.jpg(www.xing528.com)

图3-116 感应淬火残留应力的形成

978-7-111-32817-9-Chapter03-180.jpg

图3-117 φ30mm 45钢棒感应淬硬到2mm时的残留应力和硬度沿层深分布

1—淬火不回火 2—180℃回火

978-7-111-32817-9-Chapter03-181.jpg

图3-118 φ47mm×89mm 45钢棒不同淬硬层深度的轴向残留应力分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