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究贫碳区的形成机制

探究贫碳区的形成机制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机涨落是相变的诱因,贫碳区是土壤,涨落是种子,贝氏体铁素体将在贫碳区中形核。如图6-31b所示,高碳钢在孕育期内,其奥氏体含碳量基本不变,随着相变的进行,奥氏体中的含碳量不断下降。开始奥氏体中就形成了贫碳区。从含碳量和含锰量分析,这些钢的等温温度均在下贝氏体转变区,表明在孕育期内有贫碳区和富碳区形成。

探究贫碳区的形成机制

按照相变的一般规律,在贝氏体相变孕育期内,过冷奥氏体必然通过随机的浓度涨落形成贫碳区和富碳区。随机涨落是相变的诱因,贫碳区是土壤,涨落是种子,贝氏体铁素体将在贫碳区中形核。

Коган用三种不同含碳量的钢测定某一温度下贝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奥氏体点阵常数的改变,反映了奥氏体含碳量的变化。如图6-31a所示,中碳钢在转变的孕育期内,其奥氏体中的含碳量已经增加,这意味着奥氏体中出现了富碳区和贫碳区。如图6-31b所示,高碳钢在孕育期内,其奥氏体含碳量基本不变,随着相变的进行,奥氏体中的含碳量不断下降。如图6-31c所示,高碳钢在孕育期内,其奥氏体的点阵常数变小,奥氏体中的含碳量显著降低,表明等温一

978-7-111-41953-2-Part01-234.jpg

图6-31 等温转变量(曲线1)及奥氏体点阵常数(曲线2)与等温时间的关系(www.xing528.com)

a)wC=0.48%,wMn=4.33% b)wC=1.18%,wMn=3.58% c)wC=1.39%,wMn=2.74%

注:1kx=10.02nm。

开始奥氏体中就形成了贫碳区。从含碳量和含锰量分析,这些钢的等温温度(275℃、350℃、400℃)均在下贝氏体转变区,表明在孕育期内有贫碳区和富碳区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