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机电一体化电能表的构成与工作原理

机电一体化电能表的构成与工作原理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机电一体化电能表的机械部分和电子部分的接口是靠光电脉冲转换电路,其抗干扰能力较弱,故障率较高,安装时也必须考虑对机械表精度的影响。机电一体化电能表工作原理如图5.4所示。机电一体化电能表由机械电能表、电子分时模块、光电脉冲转换电路、电源电路构成。而在机电一体化电能表中最具有特色的为光电脉冲转换电路,我们在下面详述。

机电一体化电能表的构成与工作原理

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推行电能量分时计费,大用户以及变电站电能量计费装置全部进行了改造。由于当时没有电子电能表,故采用在机械表上增加电子式分时模块的方式来构成机电一体化电能表。机电一体化表上既有机械表部分,又有电子分时模块部分。从90年代初开始,机电一体化电能表大量使用,很快就形成了高潮,但随着电子式电能表的兴起及普及,机电一体化电能表逐渐衰落。

衰落原因的分析:

1)机电一体化电能表的电能测量部分为机械电能表,其无法实现更多的计量功能,如无法实现有功、无功一体的电能表,也无法测量电压、电流等电量参数。

2)机电一体化电能表的机械部分和电子部分的接口是靠光电脉冲转换电路,其抗干扰能力较弱,故障率较高,安装时也必须考虑对机械表精度的影响。

3)机械部分显示的电能量由于种种原因容易产生与电子分时部分显示的电能量有偏差,使用时会引起一些纠纷,难以处理。(www.xing528.com)

机电一体化电能表工作原理如图5.4所示。

机电一体化电能表由机械电能表、电子分时模块、光电脉冲转换电路、电源电路构成。其中电子分时模块由微处理器、显示器、时钟模块、远红外接口、RS-485接口等电路构成。

图5.4 机电一体化电能表构成原理图

机械电能表转盘信号转换为电脉冲送到电子分时模块的脉冲输入端,电子分时模块的管理MCU按脉冲常数进行电量累计,进行时钟电路读取以及分时电能计量,并且驱动显示器、进行数据存储处理等。这里:管理部分与电子式电能表基本相同,如时钟电路、数据存储器、显示器、通信接口等,在本节不再赘述。而机械表部分在本书中已有大量讲述。而在机电一体化电能表中最具有特色的为光电脉冲转换电路,我们在下面详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