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及温度分布情况

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及温度分布情况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1地球内部的分层构造 地球断面;分层构;地壳地壳是由各种不均匀的岩石组成的。地幔主要是由质地非常坚硬,结构比较均匀的橄榄岩组成。据推测,地幔物质是黏弹性的。地幔厚约2900km,其体积占全地球体积的5/6。地球内部的温度随着深度增加而增高,地下100km 处为1000~1500℃,地下700km处约为2000℃,地核的内部为4000~4500℃。地球内部所以能保持高温,且还继续逐渐升高,是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缘故。

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及温度分布情况

地球是平均半径约6400km 的椭圆球体,从形成到现在地球约有45 亿年的历史。研究表明,地球是由性质不同的三个层所构成:表层是很薄的地壳,中层是很厚的地幔,里面是地核(图1.1)。

图1.1 地球内部的分层构造 (单位:km)

(a)地球断面;(b)分层构;(c)地壳

地壳是由各种不均匀的岩石组成的。表面是沉积层,中部是花岗岩层,下部是玄武岩层。海洋下面的地壳一般只有玄武岩层,1959 年黑斯 (Hess)提出可能是蛇纹岩。地壳的厚度很不均匀。在大陆下面,地壳平均厚度约为30~40km;在海洋下面,地壳厚度只有几公里。

地幔主要是由质地非常坚硬,结构比较均匀的橄榄岩组成。据推测,地幔物质是黏弹性的。地幔厚约2900km,其体积占全地球体积的5/6。

地核是半径约为3500km 的球体,可分为外核及内核。外核厚约2100km。据推测,主要物质是镍和铁。由于至今没有发现有地震横波通过外核,故推测外核可能是液态,而内核可能是固态。

地球各部分的密度随深度而增大,平均密度约为55kN/m3。地壳密度为27~30 kN/m3;地幔的外周部分密度为33kN/m3,内周部分为57kN/m3;地核的最外部分密度为97kN/m3,中心部分为123kN/m3

地球内部的温度随着深度增加而增高,地下100km 处为1000~1500℃,地下700km处约为2000℃,地核的内部为4000~4500℃。温度的升高率在地表部分每增深1km约升高30℃,但随着深度的增加其升高率有所减小。(www.xing528.com)

地球内部所以能保持高温,且还继续逐渐升高,是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缘故。放射物质依其亲合性易于集聚在花岗岩质地层内。因此,地幔内部的放射性物质的分布,在海洋底部(玄武岩质)与大陆底部(花岗岩质)并不相同。所以有一种论断,认为由于温度差,在地幔内发生物质的对流。

地球内部的压力,一般认为:在地幔的外部为900MPa,地核外部为140000MPa,其中心部为370000MPa,这些压力比岩石在普通状态下的单轴抗压强度大得多。

图1.2 大陆拼合示意图

19 世纪,大陆固定论居统治地位,19 世纪后半叶,人们开始发现被大洋隔开的不同大陆的生物种群、古生物化石,乃至地质地层构造有着十分相似的亲缘关系,例如,若将南美洲与非洲拼合在一起,则若干亿年来不同年龄的岩层都能吻合;欧洲、北美洲和亚洲,都可以在1 亿年的岩层中找到同一种动物始祖的化石,在原始大陆分离之后,动物的种类就随着各自的自然环境改变了。这是大陆固定学说难以解释的。1910~1915年德国学者魏格曼(Wegmann)发现大西洋东西两岸的地形之间具有交错的关系,特别是南美洲的东海岸和非洲的西海岸之间,相互对应,几乎可以拼合在一起,像一块完整的大陆,如图1.2 所示。因而提出大陆漂移学说。1928 年,英国地质学家霍姆斯(Holmes A)提出“地幔对流学说”。

图1.3 全球大、小板块构造划分简图

20 世纪50~60 年代,海洋地质研究,尤其是海洋钻探的开展,取得了重大成果,其中之一就是发现了海岭和海沟,证实了地幔对流和海底扩张的存在,并依靠无线电测距方法测定了海底扩张和大陆漂移的速率。1967 年,美国人摩根 (Morgan W J)和英国人麦肯齐(Mckanzie D)等建立了“地球板块构造模型”。他们将地球的岩石圈分为欧亚、美洲、非洲、太平洋、澳洲和南极洲等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如图1.3 所示。板块间的分界是大西洋中脊、俯冲带和转换断层,板块在大西洋中脊继续增生扩张,而在俯冲带则下沉和消减。那正是构造动荡激烈的部位,是地震、火山活动的主要发生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