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螺旋线测量点选择技巧

螺旋线测量点选择技巧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0-11 在三坐标测量机上测量环面蜗杆的照片2)选择测头中心坐标z=0,使球头中心在蜗杆轴线水平面内变化。4)环面蜗杆测量位置的确定:按环面蜗杆螺旋线上点K对应测头中心的坐标放置球头,关闭测头半径补偿,将环面蜗杆绕其轴线转动,使蜗杆齿面刚好碰到测头,此位置作为蜗杆测量位置。

螺旋线测量点选择技巧

为了便于测量,根据螺旋线102点的坐标,在其中选取12个点:过环面蜗杆轴的水平面附近蜗杆x正侧3个点(第18点、第47点和第77点),正侧附近的K点(第74点),负侧4个点(第4点、第33点、第62点和第92点),以及过环面蜗杆轴的垂直面附近蜗杆上端4个点(第11点、第40点、第69点和第98点),这样,除了蜗杆下端没有点外,其余点基本均匀分布整个螺旋线上。

根据测头半径为1mm,计算这12个点对应的测头中心坐标,并根据12个测头中心坐标(xy),选定使该坐标(xy)处于正中间的相应xOy值坐标平面上7×7的网格面片(见附录D附表6~附表17)。

测量设备采用中国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生产的PEARL754M三坐标测量机,精度为(3.5+L/300)μm,测头直径2mm。

选用偏摆仪的支架支撑蜗杆心轴,因为受三坐标尺寸的限制,所以偏摆仪的轴线只能大概沿x轴放置,并通过螺钉将偏摆仪拧紧在工作台上。支架两端顶尖顶住蜗杆心轴,蜗杆套在心轴上,心轴一端是带螺纹的轴肩,可以用螺母将蜗杆固定在心轴上,另一端是无螺纹的轴肩。因为蜗杆两端轴肩跳动较大,所以不能用两轴肩作为蜗杆轴线,选择用无螺纹的轴肩测量作为蜗杆的轴线。偏摆仪有两个平行的水平导轨,通过测量发现导轨在宽度方向上不与工作台平行,但在长度方向上与工作台平行,可以认为通过两顶尖顶住蜗杆心轴时,蜗杆轴线与导轨长度方向一致,所以不用导轨平面作工件坐标轴,但蜗杆轴线一定与工作台平行,将蜗杆轴线调整到与三坐标测量机的x轴一致。在三坐标测量机上测量蜗杆的照片如图10-11所示。

选择蜗杆轴线和工作台法矢量分别作为工件坐标系1的两个坐标轴xz,过蜗杆轴线与工作台平行的平面内确定蜗杆齿顶环面圆中心,将此中心的x方向的坐标取为工件坐标系的原点。

1)测量工作台的“平面”和蜗杆心轴无螺纹一端的“圆柱”,建立工件坐标系1:第一轴为心轴无螺纹一端的圆柱,与“+x”接近;第二轴为工作台平面,与“+z”接近,固定x轴;原点在心轴无螺纹一端的圆柱上,选择偏移轴yz偏移量皆为零。

978-7-111-33496-5-Chapter11-35.jpg(www.xing528.com)

图10-11 在三坐标测量机上测量环面蜗杆的照片

2)选择测头中心坐标z=0,使球头中心在蜗杆轴线水平面内变化。选择投影面xy、参考坐标系1,测量蜗杆左侧(即靠近机床坐标系0的y轴0点)齿顶圆弧上的4个点(分别在不同的齿上),得“圆”的圆心坐标,建立工件坐标系2:第一轴为心轴无螺纹一端的圆柱,与“+x”接近;第二轴为工作台平面,与“+z”接近,固定x轴;原点选在心轴无螺纹一端的圆柱上,选择偏移轴x,偏移量为“圆”的圆心x坐标。

3)为了使工件坐标系与理论坐标系一致,将坐标系2分别围绕相关轴线做两次回转得到与理论坐标系一致的工件坐标系:将坐标系2围绕x轴“理论旋转”-90°得到坐标系3,此时只有y轴与理论坐标系一致;将坐标系3围绕y轴“理论旋转”90°得到坐标系4,它与理论坐标系一致。

4)环面蜗杆测量位置的确定:按环面蜗杆螺旋线上点K对应测头中心的坐标放置球头,关闭测头半径补偿,将环面蜗杆绕其轴线转动,使蜗杆齿面刚好碰到测头,此位置作为蜗杆测量位置。

5)保持测头半径补偿关闭状态,逐步测量12个面片,每个面片需要测49个点。测得的数据见附录D附表6~附表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