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级电子选针编织机构工作原理分析

多级电子选针编织机构工作原理分析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成圈与选针机件及配置图6-15所示为某种多级电子选针电脑横机成圈与选针机件在针床5上的配置关系。其中织针与挺针片的头部相联结、配合,成为一体。导向三角13对选针片、推片和挺针片起导向与护卫作用。图6-18集圈编织走针轨迹图6-19三功位选针编织走针轨迹3.移圈和接圈两种编织方式的工作原理如下。

多级电子选针编织机构工作原理分析

(一)成圈与选针机件及配置

图6-15所示为某种多级电子选针电脑横机成圈与选针机件在针床5上的配置关系。在同一针槽中,依次安插着织针1、挺针片2、推片3、选针片4。其中织针与挺针片的头部相联结、配合,成为一体。由于挺针片具有一定的弹性,当它的后半部受到外力作用时,其片踵即沉入针槽内,从而使织针退出工作。推片位于挺针片后端上部,它的片踵可处于A、B、H三个位置,并受机头上压片的控制,以使织针处于成圈、集圈、不编织三种状态。选针片根据选针齿高度不同按一定顺序排列,受相应的选针器作用。

图6-15 成圈与选针机件配置

(二)三角系统

图6-16显示了与上述成圈与选针机件相对应的电脑横机三角系统(左右两个成圈系统)的平面结构,每个针床的三角系统由两个编织部分S1和S2、两个移圈部分T1和T2、四个选针部分C1、C2、C3和C4组成。下面结合图6-15说明三角系统中各个机件的作用。

选针部分的选针器2有八档选针摆片,每档对应一档选针齿,每档选针摆片分别由相应的电磁铁控制上下摆动。上摆时,不压相应齿高的选针片,选针片可沿三角上升进行选针;下摆时,压相应齿高的选针片,被压入的选针片不能沿三角上升选针。每一成圈系统有两组选针器,经第一组选针器选中的选针片沿预选针三角3上升并将推片推至H位;经第二组选针器选中的选针片沿推针三角1上升可将推片推往A位;两组选针器都没选中的选针片,其上的推片保持在B位置。

每一成圈系统有三种压片:不编织压片5作用于B位置的推片,其上的织针不工作;集圈压片6作用于H位置的推片,使相对应的织针集圈;接圈压片9作用于H位置的推片,使相应的织针接圈。被选中的挺针片(织针)可沿起针三角7上升到集圈高度,沿挺针三角10上升到退圈高度,在接圈时沿接圈三角8上升至接圈高度。移圈时,挺针三角10垂直于三角底板运动退出工作,移圈三角11垂直于三角底板运动进入工作,被选中的挺针片(织针)可沿其上升到移圈高度。

弯纱(压针)三角12由步进电动机控制,可上下移动以调整弯纱深度,改变织物密度。选针片复位三角4使那些被选针器压进去的选针片抬起回到待选位置。导向三角13对选针片、推片和挺针片起导向与护卫作用。推片清针三角14可垂直于三角底板运动,将处于H位和A位的推片推至B位。移圈导向三角15使上升到移圈位置的针下降到起始位置。

图6-16 三角系统平面图

(三)选针与编织原理

1.两次选针 该机需要通过两次选针实现三功位编织的功能。由于两个成圈系统只有四个选针器,因此,上一编织行程需要为下一编织行程进行预选针。例如,当机头从左向右运行(相当于选针片、推片和挺针片从右向左运动)时,C1的选针器会为下一行程第一成圈系统的编织进行第一次选针,被选中的选针片沿左边的预选针三角3上升,将相应的推片推至H位;在下一行程,机头从右向左运行(相当于选针片、推片和挺针片从左向右运动)时,选针片先被左边的导向三角13压下,接着被C1的选针器第二次选针,对在上一行程被C1的选针器预选中的选针片再进行一次选择,被选中的选针片沿C1的推针三角1再上升一级,从而把它上面的推片推到A位。而那些二次都没有被选中的选针片既不沿预选针三角3上升,也不沿推针三角1上升,其上的推片就处于B位置。

机头继续向左运行,C2的选针器为第二成圈系统进行第一次选针,被选中的选针片沿中间的预选针三角3上升,推动推片上升到H位;随后选针片先被中间的导向三角13压下,接着C3的选针器为第二成圈系统进行第二次选针,被选中的选针片沿C3的推针三角1上升,推动推片上升到A位。最后经过C4的选针器时,它将为下一个行程进行预选针,被选中的选针片沿右边的预选针三角3上升,推动推片上升到H位,以便为下一个行程的编织做准备。

在编织过程中,未被选中的选针片所对应的推片处于B位置,相应的织针不参加编织;只经过一次选针(预选)被选中的选针片所对应的推片处于H位置,相对应的织针参加集圈或接圈;经过两次选针都被选中的选针片所对应的推片处于A位置,相应的织针参加成圈或移圈。

2.成圈、集圈和不编织 以一个成圈系统为例,结合图6-15和图6-16,说明三种编织方式的工作原理。

(1)成圈编织。图6-17显示了成圈编织走针轨迹图(图中斜线阴影三角表示缩入三角底板即退出工作,以下各图相同)。此时移圈三角和左推片清针三角退出工作。当选针片二次选针都被选中时,相应的推片被选针片推到A位置,相应针槽里的挺针片始终不被压入针槽,从而带动织针沿起针三角上升到集圈高度后,再沿挺针三角上升完成退圈,之后沿弯纱三角下降完成编织。(www.xing528.com)

图6-17 成圈编织走针轨迹

(2)集圈编织。图6-18显示了集圈编织走针轨迹。此时,移圈三角、左推片清针三角和左、右接圈压片退出工作。在第一次选针被选中的选针片沿预选针三角上升推动相应的推片到H位置。由于处于H位置的推片在经过集圈压片时,推片上的片踵被压入针槽,所以,相应针槽里的挺针片带动织针沿起针三角上升到集圈高度后,挺针片的下片踵也被压入针槽,挺针片不再沿挺针三角上升,而是停留在集圈位置沿弯纱三角下降,织针完成集圈编织。

(3)三功位选针编织。图6-19显示了三功位选针编织的走针轨迹。图中粗实线为成圈编织轨迹,虚线为集圈编织轨迹,这时各三角的状态与前面所述的成圈和集圈编织时一样。参加集圈的织针在第一次选针被选中,参加成圈的织针在第一次和第二次选针都被选中;仅在第一次选针被选中的选针片沿预选针三角上升,并推动相应的推片上升到H位,其上的挺针片推动织针到集圈高度,形成集圈;在第二次选针也被选中的选针片沿推针三角上升,推动相应的推片到A位置,其上的挺针片推动织针到退圈高度,形成线圈;那些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没被选中的选针片不上升,所对应的推片处于初始B位置,其上挺针片不上升,织针不编织。

图6-18 集圈编织走针轨迹

图6-19 三功位选针编织走针轨迹

3.移圈和接圈 两种编织方式的工作原理如下。

(1)移圈。图6-20显示了移圈(又称翻针)的走针轨迹。这时挺针三角退出工作,移圈三角进入工作。两次选针都被选中的选针片沿推针三角上升,推动相应的推片到A位置,其上的挺针片带动织针沿起针三角上升到集圈高度后,挺针片的上片踵再沿移圈三角上升,在移圈三角与移圈导向三角组成的轨道中运行使织针完成移圈,最后沿移圈导向三角和弯纱三角运行到初始位置。

图6-20 移圈走针轨迹

(2)接圈。图6-21显示了接圈(又称接针)的走针轨迹。这时挺针三角退出工作,集圈压片向上摆离H位置。在第一次选针(预选针)被选中的选针片沿预选针三角上升,推动相应的推片到H位置,如果在第二次选针不被选中,处于H位的推片移到接圈压片时被压入针槽,其上的挺针片下片踵也被压入针槽,不能沿起针三角上升;当推片经过集圈压片位置时被释放,挺针片的下片踵也被释放,可沿起针三角上加工出来的斜面(即接圈三角)运行到接圈高度。之后,挺针片的上片踵沿移圈三角的右下斜面下降,使织针完成接圈。最后,织针沿弯纱三角和导向三角运行到初始位置。

图6-21 接圈走针轨迹

(3)双向移圈。图6-22显示了双向移圈的走针轨迹,图中粗实线为移圈轨迹,虚线为接圈轨迹,这时各三角的状态与前面所述的移圈和接圈时一样。仅在第一次选针(预选针)被选中的选针片沿预选针三角上升推动相应的推片到H位置,其上的挺针片推动织针上升到接圈高度进行接圈;在第二次选针也被选中的选针片推动相应的推片到A位置,其上的挺针片带动织针沿移圈三角上升完成移圈。两次选针都没有被选中的选针片不上升,相应的推片处于B位置,始终压制挺针片,挺针片不推动织针上升,织针不移圈也不接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