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单面复合针圆纬机的编织技术解析

单面复合针圆纬机的编织技术解析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复合针可用于各种类型的纬编机,如普通的单面圆机、双向运动沉降片单面圆机以及双面圆机。下面介绍采用双向运动沉降片的单面复合针圆纬机编织平针组织的工艺。图2-23单面复合针圆机的成圈机件(二)成圈过程图2-24显示了该机编织平针组织的成圈过程。因此,复合针使得成圈均匀度提高,且织疵也减少很多。故复合针在圆纬机中的应用比经编机迟了许多年,且尚未普及。

单面复合针圆纬机的编织技术解析

复合针发明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用于经编机也有几十年,由于机械加工和制造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在纬编机上也得到一定的应用。复合针可用于各种类型的纬编机,如普通的单面圆机、双向运动沉降片单面圆机以及双面圆机。下面介绍采用双向运动沉降片的单面复合针圆纬机编织平针组织的工艺。

(一)成圈机件及其配置

图2-23显示了该机所用的针、沉降片和三角。复合针由针身(stem)1和针芯(tongue,slide)2组成。三角座上的三角块12、13分别作用于针芯2的针踵3和针身1的针踵4,控制针芯和针身按一定规律上下运动。沉降片6的片踵8受三角块10和11的控制,在退圈时下降和弯纱时上升,与针形成相对运动。三角块14、15分别作用沉降片6的片踵7、9,使沉降片以支点5作径向摆动,以实现辅助牵拉等作用。

图2-23 单面复合针圆机的成圈机件

(二)成圈过程

图2-24显示了该机编织平针组织的成圈过程。

位置I[图2-24(1)]:针身1上升,针芯2保持不动,针口打开,准备退圈。沉降片3向针筒中心运动,将旧线圈4推向针后,辅助牵拉和防止退圈时重套。

位置Ⅱ[图2-24(2)]:针身1继续向上运动,沉降片3向下运动,使在针头中的旧线圈4向针身下方移,到达1与2交汇处。此时沉降片3略向外移,放松线圈。

位置Ⅲ[图2-24(3)]:随着针身1的进一步上升和针芯2的下降,旧线圈4滑至针杆上完成了退圈。导纱器5开始对针垫入新纱线6。

位置Ⅳ[图2-24(4)]:针身1下降,针芯2上升,针口开始关闭,旧线圈4移至针芯2外开始套圈。针钩接触新纱线6后开始弯纱。沉降片向外运动,为纱线在片颚上弯纱让出位置。

位置Ⅴ[图2-24(5)]:随着针身1和针芯2的进一步下降与上升,针口完全关闭。与此同时沉降片3向上向外运动,使旧线圈脱圈,新纱线弯成封闭的新线圈7。(www.xing528.com)

位置Ⅵ[图2-24(6)]:针身1和针芯2同步上升,放松新线圈7,处于握持位置。

图2-24 复合针圆机的成圈过程

(三)复合针圆机的特点

1.织针动程短 复合针的最大特点是织针分成针身和针芯两部分,在针口打开和关闭阶段针身与针芯产生反向相对运动,因此完成一个成圈过程织针的动程大为减小,只是普通舌针的一半左右。这样每一成圈系统所占的宽度减小,有利于增加路数,可达到每25.4mm(1英寸)针筒直径5个成圈系统,生产效率比舌针圆纬机大为提高。

图2-25 三种针外形与尺寸比较

2.提高了织物质量 复合针针头外形平滑,符合成圈要求,在成圈过程中线圈不会受到不合理的扩张。复合针与钩针、舌针在针头外形上相比较,如图2-25所示。舌针针廓尺寸的变化从1.0~1.55mm,钩针的针廓尺寸更是时小时大,复杂多变,这会引起线圈变形。而复合针的针廓尺寸只是在0.85~1.0mm之间变化,而且是逐渐过渡的。因此,复合针使得成圈均匀度提高,且织疵也减少很多。

3.飞花尘屑减少 与舌针相比,复合针在成圈过程中不需要用旧线圈将针舌打开和关闭,纱线所受的张力较小,所以在用短纤纱编织时,产生的飞花尘屑就会减少,导纱孔不易阻塞,编织条件得到改善。

4.可采用低质量的纱线进行编织 由于复合针在编织过程中纱线张力较小,所以可使用强度较低、质量较差的纱线。

尽管复合针具有上述优点,但也存在一点缺点。如需要增加三角针道,机械制造精度要求很高,成本较高;针的形状与结构还不够完善,针芯头端容易弯曲;针身的槽中容易堆积尘屑飞花,造成针芯运动不顺畅等。故复合针在圆纬机中的应用比经编机迟了许多年,且尚未普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