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组合体形态分析

组合体形态分析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画组合体视图和读组合体视图的时候,我们主要采用形体分析的方法。图5-6形体分析要点组合体;正确的三视图;错误的三视图形体分析中要注意的问题。1)组合体是一个整体,形体分析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分解只是一种思维方法。3)在形体分析的过程中,分析组成组合体的各部分立体之间的表面连接关系是形体分析中的重点,也是画图、看图的重点。图5-7支架的形体分析

组合体形态分析

鉴于组合体的形状因组合方式的多样性(叠加、切割和混合),其形状是复杂和不规则的,很难对其投影作出统一的或规律性的总结。所以,画组合体视图和读组合体视图的时候,我们主要采用形体分析的方法。

形体分析是一种思维方法,是我们画组合体视图、标注组合体尺寸及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

(1)形体分析的步骤。

组合体形体分析的基本步骤是:

分解——将组合体分解成几个基本部分(简单立体),如图5-4(b)所示。

分析——分析各立体的形状、分析各立体的相对位置、分析各立体件的表面连接关系。

综合想象——在分解、分析的基础上,综合想象出组合体的整体形状。

在形体分析的过程中,分解、分析、综合想象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其中分解是基本的步骤,分析则是重要的步骤。而各立体表面连接关系的分析又是分析这一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是画图和读图的关键步骤。图5-4(c)、图5-5说明了常见的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关系与视图表达之间的对应关系。形体分析的具体过程如图5-4、图5-5所示。

图5-4 表面平齐、不平齐

(a)组合体;(b)分解;(c)分析表面连接关系;(d)视图分析

图5-5 组合体表面相切、相交的示例

(a)空间分析;(b)视图分析

(2)表面连接关系。

形体间的表面连接关系有:平齐、不平齐、相交和相切。(www.xing528.com)

两立体表面平齐:结合处无轮廓线。如图5-4中形体Ⅰ和形体Ⅱ的前、后表面平齐,在主视图中两者之间无轮廓线。

两立体表面不平齐:结合处有平面的积聚性投影(实线)。如图5-4中形体Ⅰ和形体Ⅱ的左、右表面与底板的左、右表面不平齐,在左视图中两者之间有实线。

又如图5-5中,耳板Ⅰ的下表面与圆筒的下端面、耳板Ⅱ的上表面与圆筒的上端面是不平齐的。因此,在其俯视图中,耳板Ⅰ与圆筒之间有虚线;耳板Ⅱ与圆筒之间有实线。请读者观察和分析耳板Ⅰ的上表面与圆筒的上端面、耳板Ⅱ的下表面与圆筒的下端面的表面连接关系,及其在视图中的情况是怎样的。

两立体表面相交:相交处有交线——两平面交线、截交线、相贯线。如图5-5中耳板Ⅰ的前、后表面与圆筒的外表面相交,反映在主视图中两者之间有交线。

两立体表面相切:结合处无线(无痕迹),立体的轮廓线到切点为止。如图5-5中耳板Ⅱ的前、后表面与圆筒的外表面是相切的,主视图中反映出相切处是光滑过渡的,相切处无实线,耳板Ⅱ的轮廓线到切点为止。

图5-6 形体分析要点

(a)组合体;(b)正确的三视图;(c)错误的三视图

(3)形体分析中要注意的问题。

1)组合体是一个整体,形体分析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分解只是一种思维方法。因此,在画图、读图时不能将组合体看成是由各组成立体以积木的方式堆砌而成。应避免如图5-6(c)中所示的错误。

2)分解和分析时,应由浅入深,分步骤进行。

如图5-7所示,先将组合体分解成四棱柱、三棱柱、圆筒,再考虑底板的圆角、穿孔、支承板的圆弧槽等。

3)在形体分析的过程中,分析组成组合体的各部分立体之间的表面连接关系是形体分析中的重点,也是画图、看图的重点。

图5-7 支架的形体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