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支路杂交操作:如何优化染色体组合

支路杂交操作:如何优化染色体组合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可以将这两条染色体两支路中取其较优的支路组合在一起,就完成了支路杂交操作。事实上,支路杂交操作与上文的子电路杂交操作是类似的,只不过支路杂交不需要随机选择杂交点,杂交点即为电路输出结点。因为结点4的输出指向不止一个,因此,交换操作同样应该面向连接。这种情况下,可以看作交换结点6的第2连接与结点8的第2连接。

支路杂交操作:如何优化染色体组合

电路演化过程中,种群可能出现这样的两种个体,它们各支路的匹配程度各不相同,可能染色体A 支路1匹配程度很高,但支路2匹配程度很低;而染色体B 支路2匹配程度很高,但支路1匹配程度较低。如果可以将这两条染色体两支路中取其较优的支路组合在一起,就完成了支路杂交操作。

事实上,支路杂交操作与上文的子电路杂交操作是类似的,只不过支路杂交不需要随机选择杂交点,杂交点即为电路输出结点。

一般情况下,对于这样一条染色体(图5-11),结点3和结点7是待交换点,交换结点的输出指向即可实现交换,如图5-12所示。

但是对于如图5-13所示的交换点,就不能用上述的方法来交换了。因为结点4的输出指向不止一个,因此,交换操作同样应该面向连接。这种情况下,可以看作交换结点6的第2连接与结点8的第2连接。

图5-11 交换前染色体

图5-12 交换后染色体

这里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如何保证结点序? 实际染色体编码中,每个结点(单元)都是有序的,如图5-14交换后,原来在前的结点6居然接受了来自结点7的输出,这是不允许的。

图5-13 多输出交换结点染色体示例

图5-14 多输出交换点交换示例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假设待交换的两个结点编号为A、B(A<B),A 的输出连接中,待交换的连接指向的结点编号为C,如果C>B,则直接满足结点序;如果C<B,则交换B 与C 单元内容,同时扫描染色体,将所有三元组中的连接,B 与C 调换位置;如果C=B,则不进行任何操作,或者更换C 单元的另一连接进行交换。

同样以三元组编码染色体进行示例。

交换前染色体:

1(E,E,R)2(E,E,R)3(E,E,R)4(1,2,R)5(E,E,R)6(3,4,R)7(4,5,R)8(6,7,R)

整个交换过程如下。(www.xing528.com)

(1)按照图5-15进行交换,交换后的染色体为:

图5-15 最终交换后的染色体示例

1(E,E,R)2(E,E,R)3(E,E,R)4(1,2,R)5(E,E,R)6(3,7,R)7(4,5,R)8(6,4,R)

(2)由于A=4,B=7,C=6<B,需要交换6号与7号三元组的内容,交换后的染色体为:

1(E,E,R)2(E,E,R)3(E,E,R)4(1,2,R)5(E,E,R)6(4,5,R)7(3,7,R)8(6,4,R)

(3)扫描染色体三元组,交换编号6与7,交换后的染色体为:

1(E,E,R)2(E,E,R)3(E,E,R)4(1,2,R)5(E,E,R)6(4,5,R)7(3,6,R)8(7,4,R)

画出该染色体的连线图如图5-15所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