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交互式数字电视的体系结构优化

交互式数字电视的体系结构优化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文内容或数据则通过多协议封装程序形成符合MPEG/TS流的数据包,一般采用私用数据协议或DSM-CC。图2-20 交互式电视的体系结构框图3.复用层复用层很简单,只是将编码层的结果,包括影音和图文,复用成为一个传输流。在接收端,这一层负责解复用,将一个MPEG/TS流恢复为若个MPEG-2影音和图文/数据流,是发送端的逆过程。实际上,这个交互电视的分层参考模型只是为了说明系统的构成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并不会影响实际系统的组成和运行。

交互式数字电视的体系结构优化

交互电视的体系结构可以仿照网络的开放系统互联(ISO/OSI)七层参考模型,分为以下几个层次来描述,如图2-20所示。

1.节目层

节目层所涉及的是节目的本体。在交互电视系统内,节目可以简要地分为影音节目和图文节目两大类。

(1)影音节目与传统的电视节目一样,以图像和声音作为表现手段。原有的大量资料、素材及制作好的节目均可以使用。

(2)图文节目以静止图像和文字为表现形式,适用于新闻、广告天气预报等。这部分的制作大致与网页制作类似,最终形成数据文件。

2.编码层

编码层是将节目层的内容通过编码形成符合DVB标准的MPEG/TS流。

其中,影音层内容经过MPEG-2编码器,压缩成指定带宽的传输流。图文内容或数据则通过多协议封装程序形成符合MPEG/TS流的数据包,一般采用私用数据协议或DSM-CC。为了控制图文/数据内容的传输速率,必须采用特定数据打包程序。

编码器的输出一般为ASI接口,直接连接到复用器。

接收端则处理相应的解码功能,分别重新形成视频、音频和图文数据。

978-7-111-33721-8-Chapter02-21.jpg

图2-20 交互式电视的体系结构框图(www.xing528.com)

3.复用层

复用层很简单,只是将编码层的结果,包括影音和图文,复用成为一个传输流。

由于交互节目中实际使用的影音内容会有多个信道,例如适用于多角度竞赛节目的情况中可能有3个以上的附加信道,所以复用器将具有多个输入端。

在接收端,这一层负责解复用,将一个MPEG/TS流恢复为若个MPEG-2影音和图文/数据流,是发送端的逆过程。

4.传输层

传输层处理将MPEG/TS流传输到用户。这一层抽象地定义了传输的功能,这些功能包括信道编码和调制等。对于光缆,这部分可以G.703接口或QAM调制器;对于卫星传输则是QPSK调制器;对于地面广播则是COFDM或8VSB,取决于采用哪种类型的传输方式。

对应于接收端,传输层负责相应的解调和信道纠错等。

在整体上看,发端的内容是从上至下逐层处理,直至到达传输层后经由物理通道传输到接收端,而接收端则按照相反的次序,从下至上逐层逆处理,最终还原为影音和图文节目内容。从图中可以看出,以发端最先处理的功能在接收端必定是最后处理的功能。

建立分层模型可以将系统功能更清楚地表现出来,一般而言,每一层将集中完成一个主要功能,例如编码层只处理编码压缩及封装问题。通过建立分层参考模型,可以使层与层之间的连接比较清晰,并且其连接应该是简单而直接的。

在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同一层次之间,可以认为是直接连接到对方的。例如,发送端和接收端的编码层,可以认为是直接连接的,虽然实际上是要通过发端下层的复用层和传输层,并且经过接收端传输层和复用层,才能到达对应的编码层,但是从信号的角度上看,可以认为直接连接到接收端的编码层。

实际上,这个交互电视的分层参考模型只是为了说明系统的构成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并不会影响实际系统的组成和运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